眉须如画发高吟,至理清言尽德音。忆雪楼前风雨后,广陵一曲绝于今。
猜你喜欢
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
素车相送粤江边,生死论交二十年。牛斗之间光尚在,如何埋得向黄泉。
金台建业两纷纷,麦秀成歌昔所闻。欲望龙髯无处所,东西南北且为云。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谁鼓更渐报。
明朝人事乖,相望不可到。
王师一捷奋先声,胆落毡裘小范名。绝塞功高勤借箸,圣朝恩重倚长城。
门非寇准谁司钥,戎有光庭可亚卿。大纛排云今就道,东山起矣慰苍生。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zhà)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lǒng)西飞。
落羽的凤凰不如鸡,离开了金銮殿,只好扇动锦衣孤寂哀鸣。
枪打出头鸟,谁叫你那么喜欢提意见?那么会说话?那么会作诗?让笨嘴鸟儿妒忌,现如今只好飞回陇西的故林了。
参考资料:
1、漆剑影.《唐宋题书画诗选析》:长征出版社,1991年:第30页
落羽,羽毛脱落。金殿,金銮殿。唐宫殿名。绣衣,御的代称。《汉书》:“王贺为武帝绣衣御史。”
陇西:古地区名。菠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张华《禽经注》:鹦鹉,出陇西,能言鸟也。李白祖籍也在陇西。西:一作山。
四旬诗既是咏画中鹦鹉,又是写诗人自己。前两句说,鹦鹉羽毛脱落,离开了金殿,独自依托在侍御家的墙壁上哀鸣,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遭受挫折,从翰林院失意归来,形单影只,前来向侍御史倾诉衷肠。后两句说,鹦鹉能模仿人说话,终究要被遗弃,最后还得飞向陇西出生之地,实际上也是在说,冉己敢于陈述意见,终究见弃于唐明皇,只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题画与言情,两相啮合,取譬精巧,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用鹦鹉的能言喻指自己的才华,既然自己不为朝廷所用,那就只有回归故里了。古时陇西盛产鹦鹉,而陇西正是李白郡望所在,因而诗人对鹦鹉有同病相怜之感。诗中以“陇西”与“金殿”对举,其失落之感尤为强烈。
而这只鹦鹉不是一般的鹦鹉,是从金殿里来的,金殿里的鹦鹉来到此地的原因:一是败羽,二是能言。正因为这样,所以只能孤鸣在野,而且叹息自己失去了锦绣衣装。因为“能言”而“终见弃”,所以只能独自飞向陇西,其实这是诗人以鹦鹉自比,写鹦鹉的遭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就是那只败羽而多言的鹦鹉。
紫气东来,常管领、兰亭金谷。交到老、几人君子,岁寒松竹。
指腹尽教容百辈,挥毫奚啻倾千斛。任纷纷、轻薄少年场,浮云目。
也不跨,扬州鹤。也不问,中原鹿。但传经膝下,杜门雌伏。
何氏已推山大小,阮家休问居南北。倚青藜、缓步映山河,红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