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栖荆棘,豺虎纷蓟幽。倚枕难复寐,振衣上戍楼。
明月一何朗,万里关山秋。商气凄肝脾,欲默不能留。
遂为变徵声,客子增离忧。胡马惨不嘶,辽雁惊别愁。
平阳十万卒,乘夜旌旆收。奚事三寸舌,一说定五州。
猜你喜欢
衰柳平沙古渡村,传闻此地舞刘琨。鞭惟祖逖能先著,客有卢谌感旧恩。
江左衣冠空北顾,古来天地此中原。鸡声依旧清霜晓,招得并州万里魂。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juān)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参考资料:
1、佐海峰、刘海荣等.古诗词选释(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86
2、木之青、王钊宇.爱国诗华: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09月:187
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蚌胎未老出明珠,或表高门庆有余。
我病阻为汤饼客,人言的是凤凰雏。
硗硗头角奇男子,衮衮公侯大丈夫。
寄语王浑防跨灶,阿戎清赏只须臾。
共是远行客,先归岂复惊?聊因属邻近,未免感平生。
几醉寒暄节,如闻语笑声。终知成寂寞,奈此惜今情。
王良称善御,时方尚诡遇。季子洛阳归,张仪关中去。
佩印誇乡里,驱车塞道路。说合从与横,而取贵将富。
孟轲陈王道,反为迂阔误。已哉无复言,远矣哲王寤。
带印何如漉酒閒,五株残柳旧乡关。石头城下秋烟冷,正是东篱采菊还。
金陵隐者天下士,六十为文健且奇。诸父不谙麋鹿俗,令郎俱有凤凰仪。
长干桥上閒沽酒,玄武湖阴醉赋诗。书史满床琴在匣,秋来相对鬓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