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响疏疏滴檐雨,忽忆美人隔江渚。临风送躯不可越,欲往视之梦劳苦。
春灯泛酒登君堂,良辰为欢乐未央。论交一语赠心意,此情相忆云天长。
今我离忧减怀抱,坐对停云怨芳草。横襟太息霜中思,朔风吹人别离道。
门前十丈京华尘,骊驹一系怀苦辛。无可相欢独成笑,悠悠行路依何人。
市井纷纷盛豪者,门第人才尽相下。此曹妄大恃藏金,笑向长安索车马。
奏书射策寻常事,请献春卿何位置。自复高歌望古人,应少素心诵言誓。
平生芬恻托心知,珍重河梁宜有词。寄语从今望明月,关河千里有相思。
猜你喜欢
秋来目送雁南飞,不似春风雁却归。惭愧宜兴老居士,一生只在钓鱼矶。
一月不见陈公子,便觉令人鄙吝生。秋风白蘋已可采,几日芳洲携手行。
美人家寄湖水阴,相望不得去相寻。不去不缘舟楫少,生怕门前波浪深。
荆蛮逃去见仁风,久客逢人问粤东。水国有芦遮伍相,阊门何庑寄梁鸿。
雪晴书系胡天雁,江冷魂销楚客枫。歌作吴趋君试听,白头寥廓素心同。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于江上听筝的小令。作品只有四句,且语言直白如话。然而作者造境淡远,语虽短而意缠绵,词虽淡而情至深。
此曲第一句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显示出澄澈宁谧的气氛。第二句写筝的声音。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像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
这首二十四字的小令,与白居易那首六百余言的著名长诗《琵琶行》有相似之处。同是江天月夜,同是不期而闻哀怨的音乐弹奏,这支《凭阑人》几乎可说是浓缩的《琵琶行》。只是白诗详尽地介绍了演奏的过程,弹者的身份、经历,以及听者哀怨的缘故,而小令限于容量,这一切都付阙如。但因此也造成了作品的悬念,令人遐想。筝声无端而至,哀怨无端而生,倏然以来,戛然以止,造成了全曲清凄超妙的风神。
在技巧形式上,此篇属散曲巧体之一的“嵌字体”,各句都嵌有一至二处“江”字。“嵌字体”在诗歌中已有先例,如陶渊明的《止酒》诗,二十句中就句句含一“止”字。散曲“嵌字体”的最早作品,则是元好问的《喜春来·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此篇同嵌的“江”字,建立了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全曲出现的“江水”、“江月”、“江上”、“隔江”、“满江”的重复不仅多方位地充实了“江夜”的题意,而且表现了一唱三叹的风韵。
一襟书传日星悬,湖海声名五十年。
事不求知惟此理,文之未丧岂皆天。
人方惊怪欧阳子,我独悲伤鲁仲连。
看镜倚楼秋已暮,风巾霜屦重依然。
出林危世是亨途,道眼相逢菜味腴。
愈契大颠非为佛,坡知老印本来儒。
携晴雪瀑藤花路,话旧青镫柏子庐。
万事已抛松枕外,不妨姓字落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