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读书人能好色,是真名士许多情。画眉千古传佳话,何似齐眉不唤卿。
猜你喜欢
笙歌满院醉春风,翠绕珠围烛影红。百两在门星在户,瑶池春煖戏双鸿。
莲开并蒂花无色,梅结同心玉有香。自是好逑天作合,明星烂矣警翱翔。
博议书成命世儒,太平王化起刑于。闺中大有经纶在,肯作登科小快无。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嗟我拙,才不武。惭我陋,文非古。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端溪一带笼花草,幽趣何如剡曲好。炎峤虽然霏雪微,也有寒梅占春早。
乘兴只缘访戴来,七星岩畔几徘徊。干旌缥缈劳相问,月俸分馀足酒杯。
舟维信宿何能返,折简雷阳催既晚。涉沅窥疑尚未遑,相思辄上幽兰坂。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fān)盖裴回。水村江浦(pǔ)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lǔ)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敲响铜鼓赛神来,满庭都是幡旗,还有华盖徘徊。神来去时疾鼓如风雷,一阵阵卷过山村水寨,吹开如烟的浓雾,露出楚山如画的丰采。
耳边还响着离别时的橹声欸乃,声声震颤着空寂的愁怀。姣美的容颜在惆怅里消瘦,淡淡的妆粉画出深深的怨哀。看青青麦田里春燕双双飞又落,卷起珠帘,空对楼阁,愁情满怀。
参考资料:
1、徐国良方红芹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
2、房开江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7-58
3、邱美琼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70-72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赛神:谓设祭酬神,又称“赛会”。幡(fān)盖:供神佛所用的幢幡伞盖之类。幡,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盖,伞盖,指一种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的仪仗物。裴回:同“徘徊”。浦:水滨。风雷:形容迎神之车马声如风雷震荡。
艣声:离别时船桨击水的声音。艣:大船桨,用人摇动而拨水,使船前进。玉容:如花似玉之容貌,借指美女。妆薄:指容妆淡褪。青麦:麦青时节,约夏历三月,已近暮春。落落:形容燕子飞行悠然自在的样子。一说众多貌。珠阁:华丽的楼阁。珠,一作“朱”。“卷帘愁对珠阁”应理解为在珠楼中卷帘愁对帘外春色。
这首词抒写的是江南民间迎神赛舞的习俗与男女别离容易会面难的情思。上片初看是就题写赛神会的盛况:山村江浦,铜鼓声声,幡盖阵阵,车驰风雪,热闹非凡。赛会一过,烟开云散,楚山历历,霎时间热闹不再,留给人们的是空寂与清冷。这是缘题而写,以赛神会的两种场景,衬托别情离恨之凄楚。虽是缘题而写,却别有深意:以赛会的两个场面,喻神之来去自由,反衬出人别易会难,去而不归。
如果说上片是从旁以横笔铺写的,下片则是中锋纵笔,抒写人情。“离别”句承上片末句情绪,追忆兰舟送别的苦况:艣声似也因惜别而萧索,衬托别情难耐;“玉容”句写女主人公因离别而内心惆怅,妆容消瘦。末二句写她深感聚首不易,后会难期,怀远之时,卷帘只有空阁相对。这里转而写景,离别时正是暮春三月,麦草青青,紫燕双飞,更使她触景伤怀,愁怨倍增。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其情更哀。
这首词最大的特色在于,分别营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场景,热闹的赛神场面与冷落空寂的女子闺阁,两者造成大起大落的对比,更好地渲染离愁别苦,也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理冲击。
盛世天休沓,真人宝历开。
太任当政闼,元老位公槐。
莫盛官人始,相从试士来。
鸣珂咸俊彦,索米独尘埃。
未叹官曹隔,多惭赏监陪。
成川须甽浍,崇厦要条枚。
文武中铨集,丹铅百卷堆。
豚鱼聊可辨,皮弁不应恢。
虎出争亡矢,蛇成屡夺杯。
调锺求雅滥,烈火试民瑰。
绿暗惊庭叶,朱明换律灰。
得枭夸艾捷,闻鹤悼坚摧。
茧绪谈飞麈,渑波酒挹罍。
赓酬皆绝韵,搜索病非才。
半是仙槎客,曾随禹浪雷。
遭时鱼奋角,失路剑生苔。
胆气冲星在,词源卷汉回。
声名改闾里,轩冕映舆台。
谖草怀堂北,灯花粲妇腮。
凉风吹枕梦,薄雨滞城隈。
号奏天官近,胪传御史催。
康衢骥鸣跃,归檐仆讙咍。
华省深扃钥,衡门翳草莱。
尚怀休假远,别语重裴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