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门剥啄笑谈馀,过我频迂长者车。八咏继吴推翰长,一封谕蜀属相如。
岷峨诗富追风雅,韶濩声谐复古初。仰止骚坛方北面,不堪官事蠹书鱼。
猜你喜欢
此时狂敌合灰飞,致我天王下紫微。
士马生风增锐气,旌旗蔽日耀皇威。
愧无一策裨黄屋,滥逐千官扈赭衣。
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来归。
平生爱明月,夜坐长忘眠。
每见冰轮上,两足先跰跹。
清赏意未足,常恐云油然。
老来有余兴,犹不减少年。
今岁值秋半,一醉拟流连。
无何山雨来,不见觚棱圆。
尚意闰余夕,百分棹觥船。
居然遂此愿,使我喜欲颠。
引满对清影,席地仍幕天。
岂知贤伯仲,亦爱此婵娟。
与我嗜好同,清夜耸诗肩。
此景已买断,初不用一钱。
况复有佳句,还与月争妍。
愧我无好语,滥继联珠篇。
今古北邙(máng)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yuàn)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常有怨恨就像那流水常年向东。郁抑的情怀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酒千钟。男儿行事处世就应如此,不要计较什么穷困亨通。
参考资料:
1、潘天宁.千家词: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第245-246页
2、曹明纲.元明词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页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孟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北邙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王公贵胄多葬于此。黄尘:指岁月时光。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何,什么。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钟:同盅。行处:做官或退隐。穷通:穷困与显达。
该词上片以回顾历史起句,拢“今古英雄”于笔端,词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写出了滔滔不尽、起伏跌宕的痛惜与感伤。“远目送归鸿”的意象,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动的是归鸿的悠悠远去,静的是词人凝重的望眼;飞去的是天空的鸿雁,搅起的是满腔的幽怨。该词描绘出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美感,谐调而又扣人心弦的画面。鸿雁飞,鸿雁归,人将何处回?词人的感情随着这激荡人心的画面盘旋弥漫,感人至深。
下片强压“长恨”浩歌放饮的意象,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宽解,词人的郁愤欲盖而弥彰,显得蕴藉而深远,更加挥之不去,难以摆脱。词人身处江河日下的时代,又遭“莫须有”的诘难,心中的郁愤自不待言。词作通过描写阔大的意象,以辽阔显苍凉,以浩歌掩感伤,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想而知。
全词开篇写景,景即眼中所见:北邙山上的坟墓;黄尘路上奔波到老的英雄;春北飞秋南归的大雁以及日日奔腾的东流水,景物选取由近及远,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此景引起的是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因此词人低吟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词句。再由抒情转入下片的议论:对人生短暂的无可奈何和对未来的玩世安排,水到渠成汩汩而出。“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是词人纵观自然及人事沧桑,感情经过激烈碰撞后得出的人生结论,不无哲理意义,它涵了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体味,起到了一种生活教科书作用。
亭亭绎凫山,秀色钟乾坤。峰峦拔地几千丈,雄势直欲排苍旻。
传闻秦始皇,昔日曾东巡。銮舆驻其下,禋祀昭礼文。
山巅立石纪功德,李斯小篆时所珍。人间阅历几千载,字画剥落谁能分。
不惟秦碑久寂寞,琳宫梵刹迹亦陈。丹崖翠壁宛然在,春花秋月年年新。
复闻其阳产孤桐,枝叶团团生紫云。其材之良世所重,制为宝琴音独淳。
我愿持之献天子,坐令四海歌南薰。
西溪栽树树成林,瑟瑟萧萧秋意深。欲乞故人好诗句,望风胜读蓼仪吟。
扰扰利名役,鬓髭霜雪侵。
要知充此性,即是悦吾心。
有道境常裕,无营味最深。
纷华安肯羡,出见更酣沈。
衲子纷纷恼不禁,倚松传与法安心。瓶盘钗钏形虽异,还我从来一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