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岭摩天滩波经地两磅礴,尽石之变穷神之秘禹所凿。
故其高者峭拔排空砺矛槊,而其下者宏旷洞达侔观阁。
瞻彼龙岩穹窿巃嵷跨寥廓,发地百尺蜿蜒躨跜势拿攫。
骑风乘云去为膏泽起焦涸,或为至人老子孔明世程彟。
结融肖像綵介朱鬣宛如昨,风醒雨涩森然向人恐遂跃。
豢龙不官孔甲刘累失其学,亦复舞湫号蚓生物困陵轹。
我昔笠泽览观湖海天一握,正见神物下饮涛波酾瀺灂。
苍鳞修尾其大环臂烟雾薄,须臾上征疾雷迅雨间飞雹。
自喜壮观光绝后前邈霄堮,岂知白首炎陬水石穷脉络。
雄姿伟态摩挲沈叹窘扬搉,潭湫涵泹尚其来游醉牷犦。
山空月寒风露凄然谁与乐,却视陈迹感郗陵谷眙以愕。
我作铭诗赘牙嚄唶媲灏噩,琢之嵌岩日月齐光万古托。
猜你喜欢
隔江梅柳换芳辰,两度愁肠老此身。历日明朝犹是乙,菜盘此夕已传辛。
开樽但见椒花好,喧枥谁来炬影□。叹息春风鸠杖客,孙雏亦是綵衣人。
丝丝杨柳弄新晴,绿树阴中鸟自鸣。梦醒檐前闻铁马,叮咚声里卖花声。
冬尽寒销又是春,荒林初报野花新。本期竟夕盟知己,那得明朝送去人。
二十四桥歌兴动,一百六声钟漏频。知君满掇奇芳在,莫惜幽兰寄作纫。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诗题“西河”是水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应是西门豹巧惩“河伯娶妇”的所在地。西门豹是战国初年魏文侯的一位循吏。他做地方的长官时,调查民间疾苦,禁止为河伯娶妇,并征发百姓开渠灌田,兴修水利,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名闻天下,泽流后世”。《西河》即以他的这段佳话为题材。诗的头两句叙述了河伯娶妇陋习的内容。当地每年都要把花容月貌的少女投入水中,活活溺死。这就是河伯(即河神)娶人的习俗。诗句语言平实,叙述概括有表现力。“花貌”之青春年少,“溺”之惨不忍睹,“年年”之时间久远,无时可幸免,均道出了“河伯娶妇”的残酷与荒诞。第二句的“传”字含蓄耐寻,说明这种不合情理的事是地方上的官吏勾结祝巫(古代专以降神召鬼为职业的人)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而编造出来的。真正祸害人民的不是河伯而是这些贪官、坏人。这个“传”字,下笔虽轻,语气却重,作者的憎恶感情溢于言表。第三句用“明宰投巫”叙述西门豹智斗恶势力。他知道“河伯娶妇”是“从来久远矣”,设法智取,以迷信打击迷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装作真信河伯要娶妇,借口新妇不美,要另找一个,接连把三个巫婆投入河中去向河伯禀告,又把三老扔到河里,使掾吏、豪绅“叩头旦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这样,不用禁令,河伯娶妇的事自然禁绝。“投巫”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能干和沉着老练。作者在“宰”前冠以“明”字,充分表现了对西门豹的赞赏和钦佩。
这首诗,重在叙述,句句叙述,四句诗蝉联而下,构成了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再现了历史上一个有意义而有趣的故事。诗中不着议论,议寓叙中,作者不着抒情,情含其中。作者的笔头已由古到今,感情由赞赏到企盼,对现实的针对是不言而喻的,结出了言外之象。作者以史实讽喻现实,用古人以警时人,创作意图是很明确的。这首诗客观地赋咏历史人物,是本色的咏史诗。
慇勤赵公子,良夜竟相留。朗月生东海,仙娥在北楼。
酒阑珠露滴,歌迥石城秋。本为愁人设,愁人到晓愁。
君恩破寒色,天笑觉春回。
先暖延和柳,曾无羯鼓催。
寿宿腾光,寿香袅碧,郁葱枝上梧桐。记绂麟令旦,门挂弧蓬。
今年东阁郎皆侍,怀章绶、拜捧金钟。荣华富贵,眼前谁似,堪展眉峰。
秋高景物俱浓。正阶前金菊,巧对芙蓉。爱菊名寿客,寿与公同。
醉蓉初莹凝脂面,酣天酒、芳脸潮红。何妨判饮,与花双醉,醉似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