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似刀,溪恶如发弩。
溪山毒烟中人骨,水有蛟蜃陆豺虎。
蛮人徭贼行若飞,纵火劫民杀官府。
溪中之水涨赤血,山头积尸变成土。
经年斗战兵已穷,磔将屠城不可数。
官家发军救死国,万里欢喜得时雨。
诛擒凶党功德高,海水一清奏歌舞。
山非无险,水非无阻,
有地不城,城亦不武。
将民赤肉致戈战,口不能言心自苦。
猜你喜欢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zhào)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想留住情郎却无济于事,他酒醉后登上画船,扬帆而去。碧波荡漾的春江中,那船儿一定乘风疾驶,黄莺啼晓之声,会充满他的耳际。
渡口空空荡荡只剩下杨柳郁郁青青,枝枝叶叶都满含着别意离情。从此后休要寄锦书再诉衷情,画楼里的欢娱不过是一场春梦,那山盟海誓毕竟空口无凭。
参考资料:
1、刘卉宇.宋词菁华典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04:第76页
留人不住: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此处翻用其意。兰舟:木兰舟,以木兰树所造之船。此处泛指船只。
锦书:书信的美称。前秦苏若兰织锦为字成回文诗,寄给丈夫窦滔。后世泛称情书为锦书。云雨:隐喻男女交合之欢。无凭:靠不住。
此词是一首离情词。当是托为妓女送别情之作。送者有意,而别者无情,从送者的角度来写,写尽其痴人痴情。
“留人不住”四个字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描绘了出来:一个是再三挽留,一个是去意已决,毫无留恋之情。“醉解兰舟去”,恋人喝醉了,一解开船缆就决绝地走了。“留”而“不住”,又为末两句的怨语做了铺垫。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解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婉转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当然,景色的美好只是女子的想象,或许更是她的期望,即使他决然地离开了她,她也仍旧希望自己的情人在路上有美景相伴,可见痴情至深。“过尽”两个字,暗示女子与恋人天各一方的事实,含蓄透露出她的忧伤。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情人已经走了很久,不见踪影,但女子依旧站在那里。堤边杨柳青青,枝叶茂盛繁多,千丝万缕,依依有情,它们与女子一起伫立于渡口,安静凝望远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所以“枝枝叶叶”含有离情的意思,此处即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所表达的感情非常激烈。女子负气道:“以后你不必给我寄信了,反正我们之间那犹如一场春梦的欢会没有留下任何凭证,你的心里也没有我的位置。”“画楼云雨”四个字道出了女子与男子曾经的美好过往,只可惜男子决然绝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后,她只有怀着无限的怨恨选择放弃,从特意提及“锦书”可知,女子内心并不想如此决绝,只是无可奈何罢了。
这首词在技巧上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让人一目了然。在结构上,亦是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结尾二句虽似负气怨恨,但正因为爱得执著,才会有如此烦恼,所以更能反衬出词人的一片痴情。总之,此词刻画细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个女子痴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吾爱亭溪好,溪亭生孝思。溪云悬狄望,溪水照莱衣。
衣中密密线,绵绵念母慈。寸心逾线长,万里牵慈闱。
拜表昨陈情,微言感天经。明皇务孝理,辍讲归亲庭。
一养重九鼎,三公为之轻。眉云喜色动,剑水赐衣明。
慈孝曷相感,天机所由生。
冷艳疏香寂莫滨,欲持何物向时人。东风自是清狂手,办作竹篱茅舍春。
此心何郑重,携酒与肴来。解语花随菊,忘情客举杯。
涤肠销傀儡,侧耳费疑猜。醉后新诗就,高歌答水隈。
青峦生色水生波,处处吴姬饷酒醝。震泽有山皆树橘,虎丘无月不听歌。
潮田没去春畦少,侬语讹时怪事多。近日押徵知不免,阊门风景看如何。
悠悠残梦伴残更,万木风号晓气清。
鸡唱欲阑闻井汲,月痕渐浅觉窗明。
突烟腾碧炊初动,衣焙堆红火已生。
小合翻书裘褐暖,早朝霜滑媿公卿。
官舍萧条怯莫冬,衰颜得酒晕生红。遥思兰若堂中老,非柏非松自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