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援笔气飘飘,尚屈区区补郡寮。
苦掾去平三尺法,急贤期赴一封轺。
舟冲柳市吟春昼,帆卷江风宿暮潮。
及著莱衣过乡梓,循陔多羡撷兰苕。
猜你喜欢
秘书古罍洗,金玉閒追琢。寘之宗庙间,乃复敦素朴。
科诏昔求贤,明经以为学。君虽第三甲,文气已磅礴。
凤毛联五色,麟定峙一角。于时日正中,青冥翔寥廓。
迄今半台省,往者俱馆阁。枚数尽英雄,隐显关述作。
伟哉尚书宋,继起秋天鹗。一魁四海望,旋复凄夜壑。
盛衰互绝续,天意岂厚薄。吾子幸老翁,挂冠弥矍铄。
安车大江左,杖藜名山郭。清言穷理窟,私淑仰先觉。
况及大夫公,生世縻好爵。述德纪丰碑,山木工则度。
宛宛白下虹,剡剡翠螭襮。无双江夏姿,豫章元祐脚。
清标溢素羽,皦若离群鹤。翕然万里思,芝草焉用啄。
不食固不饥,风清九皋乐。回首汉廷偃,倒行竟前却。
疏广非甚贤,知止自宽绰。仆也畎亩中,讴歌以耕凿。
闻名三十载,交谊欣所托。鹏鴳各栖飞,萍蓬殊依泊。
天寒望古柏,孤翠几巉错。深期帝子都,仿像洞庭乐。
馀音今在无,大雅其寂寞。缅怀虞阁老,安问颇悠邈。
空花结翳业,不疗金篦膜。沧江落日远,一苇中流弱。
外史论文章,谭君口谔谔。语我盍赋诗,持赠勤有恪。
君家金华邻,冉冉仙意作。神光运草木,白石俱起跃。
摊书石间帙,洗
妙龄看试牍,共叹俊登喧。
十载重来调,犹参军事烦。
吴艎沿迅溜,京炙伴芳樽。
东观他年选,当求江夏孙。
皖伯疏封有故城,新堂犹宝李翱铭。
三峰秀出尘区外,二水空流战血腥。
在昔建邦专地势,祗今误计奇沙汀。
集鸿底处容棲宿,冠鹖何人称使令。
轮对适当三馆彦,忠纯能耸四聪听。
俄闻命绾邦侯组,应是名题御坐屏。
地有险夷何可择,事方艰棘不遑宁。
扶持羸惫为耕叟,收敛奸雄作战丁。
遗爱重寻朱邑庙,壮图仍访吕蒙亭。
可能旧观珠还浦,试拓新规刃发硎。
少待烽烟清紫塞,却持笔橐侍彤庭。
男儿莫作分携恨,勋业相期汗简青。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昔观爇绵上,王生曾不灾。跃出五色烟,招我游蓬莱。
䬃尔借羽翰,耸臂凌丹台。瓜枣奏瑛盘,玉膏流霞杯。
慎毋逐陈人,耽耽颠真颐。言念敦三节,焉能超九垓。
俯首问初心,不敢失提孩。多谢授真诀,惭我殊丹才。
玉笛晓寒梅片舞,谁可更将春事付。
薰然璀璨卧东风,亦是小轩清绝处。
琅琊山色照滁州,乘兴因君次第游。揽辔飞泉随马足,开尊明月出峰头。
诸天上下慈云合,万壑烟岚古树浮。欲到穷崖问遗迹,断碑芜没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