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读书史,飘然抚予胸。
奇哉天下士,英雄见略同。
子长叹息?家事,谓势於人将有穷。
谪仙作诗戒鲸鲵,亦云勿恃风涛之势如白龙。
乃知世上夸毗子,控搏外物终成空。
君不见寡大夫围初得楚,章作华台前汗成雨。
郑田周鼎哆然求,齐桓晋文何足数。
一朝乾溪万众溃,饥卧独枕涓人股。
君不见夫差称霸会黄池,诸侯不敢捩眼窥。
临盟争长莫敢拒,吴竟为先晋次之。
中原甫归败笠泽,甬东百家悕可悲。
君不见赵家主父尤雄强,吞灭代北如驱羊。
诈称使者入秦池,威风惊倒秦昭王。
暮年立子一失计,探{觳角换鸟}沙丘终饿亡。
诵诗读史余,更披金匮书。
章蔡与秦韩,往事尤可吁。
惇欲族诛元佑人,荐福鑱碑立诸京。
兴五十三家桧掌股,庆元五十年侂牙龈。
章蔡投荒韩授首,秦亦奄奄泉下人。
当时气势动山岳,如今一窖寒灰尘。
后来视今犹视昔,哀哉踵路双辀倾。
三书读罢灯亦暗,齁齁一枕东方明。
猜你喜欢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shòu)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yāng)。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fán)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zhān)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
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
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
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
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
(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
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惟汉廿二世: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宏是二十二世。
沐猴而冠带: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知小而谋强:智小而想图谋大事,这里指的是何进。
狩:狩是指古代帝王出外巡视,而古代史书上遵守“为尊者讳”的原则,往往以天子出逃或被掳为“狩”,这里是指少帝奔小平津的事情。
白虹为贯日:“白虹贯日”是一种天象,指太阳中有一道白气穿过,古人以为这是上天预示给人间的凶兆,往往应验在君王身上。
贼臣持国柄:指董卓之乱。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
“瞻彼”两句: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富寿康宁,要三般齐足,方是有福。献个新词,不是越夸搀祝。七十古稀今独。花钗底、髻云堆绿。那堪更、眼力过人,彩丝穿透珠曲。星辰履阶庭玉。对这般景趣,乐胜笙筑。更愿孙枝衮衮,诜诜续续。解把诗书勤读。新丹桂、会生旧竹。十年外、又颂生朝,恁时别换腔局。
故岁聿其除,微阳已潜回。始兹鱼上冰,殷地惊春雷。
急雨暗清夜,飞流散岩隈。迟明起四顾,妙境神所开。
未信小有洞,苍崖隔凡埃。琤淙十九泉,漱玉松风哀。
褰裳喜欲狂,幽兴不可裁。妙喜真断取,呼猿定飞来。
相与俯清駃,传杯聊溯洄。
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组织乾坤让后贤,职司启沃敢稽延。无私臣面霜封岸,有喜君颜月霁天。
跋扈莫非权太重,投荒只道罪当然。盈廷唯诺成风气,国事如何措万全。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回雁高飞隔上林,春城凝望欲沾襟。黄尘趋走馀孤剑,白首遭逢祇寸心。
淮海莺花初烂熳,长安车骑几升沉。章华远道非游豫,早事春田下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