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猜你喜欢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巢遗留下来的诗一共三首,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流传程度较广。这首《自题像》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原题注:陶毅《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去时饥莩变危机,拨乱微公人尽非。巡历以西东土怨,悲歌云汉望公归。
朵云收。报远书、旋写旋休。梦影半残,落木萧萧成秋。
几吟醉斜街晚,絮飏空、花药红稠。凉飙转,雕阑外、乱钟催送离愁。
联辔何时再游。知驻马湖阴,试酒楼头。听水听风,雪爪而今鸿留。
教箫玉夜红桥好,为钓诗天与垂钩。颙望久,流萤旧地,频梦扬州。
烛笼西坠敛馀红,谁把新镰挂晓空。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
多情多病莫多愁,纤月风亭得乍游。
我亦池塘当户好,断云城郭夜侵楼。
王生今年才十几,籍籍香名满人耳。已诧文章泻大河,更誇神骨澄秋水。
目下三行腹五车,志如鸿鹄书龙蛇。遨游竟日车多果,烂漫千言笔有花。
羡子襟怀何卓荦,羡子高谈何岳岳。五色争看鸑鷟文,片言能折充宗角。
日来相见即相欢,同心臭味如金兰。高才岂复论长吉,年少还应陋子安。
莫笑相逢频倒屣,如此宁馨谁可拟。堪叹茫茫宇宙间,眼中之人惟有尔。
曾于官廨识机云,感我风情似薄醺。到枕岳钟晨共被,卷帘湘月夜添薰。
冶游何处青骢骑,醉墨犹存白练裙。镇日龙眠山翠里,独吟秋树不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