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离旧隐,秋后却思归。
古寺山光满,重城海气围。
道孤愁作客,年长重忘机。
此去何人见,云根掩竹扉。
猜你喜欢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fēng)林晚,霜(shuāng)叶红于二月花。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的小路。斜:为倾斜的意思。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坐:因为。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春风紫禁日朝天,帝宠东藩奉使年。直省月临三殿出,轺车星度九河悬。
绨袍忽动青云色,华发逾惊白雪篇。莫道古人霄汉少,如君侍从总堪怜。
阿大中郎,曾问字、琉璃砚北。埋玉树、招魂无计,阑干长拍。
后起一时推作手,先灵九地应加额。看编珠,乐圃好吟钞,如椽笔。
孤露苦,休于邑。腾达快,休疑惑。纵才人命薄,也如巾帼。
佳句雕龙终寿世,浮名梦蚁空争国。只愁予,进士浪相夸,难为役。
井鬼分星地,龙蛇入梦年。
风云飞鸟外,寂寞众人前。
太古江流水,齐州日暮烟。
花华开已遍,白发卧秋天。
绣佛前头结好因,上元香火肃凌晨。悬幡一色灯笼锦,名氏亲书善女人。
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
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
又值金秋节,樨香处处闻。青天仍一片,明月可三分。
耿耿长开眼,绵绵欲断魂。今朝母难日,百感与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