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壁立为初友,雁宕深奇为指南。
临济儿孙上封老,见今说法在灵岩。
猜你喜欢
顶笠遍参请,平生志甚勤。耳方离岳瀑,眼已接闽云。
宿岭星辰近,渡溪烟雾分。劝师早休歇,禅不在多闻。
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千峰乱水上,一榻到应分。
古像焚香礼,寒钟出定闻。
瓶离刘池月,锡入秣陵云。
好去北山去,草堂休勒文。
半空楼阁肃虚清,浑象冲融灏气明。永夜银河低自照,中天朱鸟静相擎。
祥风浣浣仙灵近,湘簟潇潇慧思生。此意未应传下界,晓来悽对万家城。
游目林坰信马蹄,十来家住小桥西。浮沉野水看晴雁,唱和茅檐听午鸡。
菜要遮栏增旧堑,田分荫注作新堤。年丰米贱人人乐,农父相逢醉似泥。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此诗从芦花生长的环境和态势开始着手描写。“夹岸复连沙”,写出了芦花近水岸边的生长之地,并写出了芦花的之盛,之茂。后一句“枝枝摇浪花”用一个比喻形象的描绘出了芦花之美,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月明浑似雪”一句写出了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的景象。“无处认渔家”写出了作者处在飘渺的江面之上,已经看不到有渔家的渔船来往,描绘出一片飘渺悠远的意境。总体来说,这首诗从芦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以及盛开之盛都描绘出了作者此时所能感受到的芦花江边之美。
强名呼作大夫官,亘古摩空不免冠。但惜五封遭一点,宁如深岭撼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