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得苏台种,参差绿扇攒。风霜催旦暮,篱落伴凋残。
曾以新诗写,还同旧雨看。岂无松柏茂,念汝太萧寒。
猜你喜欢
画图曾见雪中蕉,何事秋深尔便凋。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此诗的主旨,是颂扬、勉励房玄龄为国求贤。首句从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龄与“大液仙舟”距离甚远,其无暇游乐、无意求仙之意已见于言外。次句从正面着笔,点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所以“迥”,也由此得到解释。三、四两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笔墨写“引上才”的措施及其效果。唐王朝的京城长安四面都有“关”。如果闭关拒才,谁能进来?可是如今呢,天未破晓,不远千里而来的英雄豪杰已经驱车入关,向长安进发。这因为:雄鸡初唱,关门就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正在“西园”忙于援引他们呢!四句诗,写得兴会淋漓,其求贤望治之意,溢于言表。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记·孟尝君传》函谷关鸡鸣始开的典故,但其中的“关”并不限于函谷关。从泛指的、象征的意义上理解,会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全诗的意境美。
坐来未觉西山远,紫翠千重隔画阑。此地岂容携酒到,任谁只许捲帘看。
佛炉香共朝云散,客椀茶分雪乳寒。一自得陪清论后,此心不用倩师安。
四月二日天清和,夏家亭子熏风多。扁舟出郭兴无限,三杯草酌颜先酡。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
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
天上宫庭切玉绳,霜前舟楫起金陵。云明鸿雁寒相迓,风稳䲔鱼昼不兴。
丹罽导前参石佛,黄襕从上赐江僧。关山南国将归日,河水东风已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