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经卧佛隐孤峰,谁咒飞泉养伏龙。手抚苍官宜作弟,道光二十八年松。
猜你喜欢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bìn)数茎(jīng)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mèi),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qīng)终不避桐乡。
常常记着宓子贱弹琴治理单父的故事。过往红润颜容和乌黑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数根鬓发白得就像霜雪一般。
结交朋友的离离合合就如同身在梦中。仕途得失进退这等闲事就别去想它了。朱仲卿终也没离开人民爱戴他的桐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子贱:即孔子宓不齐(字子贱)朱颜:红润美好的颜容,借指青春年少。绿发:“绿”指乌黑,“绿发”即乌黑的头发。秋鬓:苍白的鬓发。
聚散:相聚和分离。交游:交际、结交朋友。梦寐:睡梦。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得失进退。仲卿:即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农),避:指离开,“仲卿终不避桐乡”即“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另附相关原文节录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diàn)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lán)干,燕飞春又残。
牡丹花凋谢了,黄莺也停止了啼鸣,皎洁的月光照映着种满了绿杨的院落。在这幽寂的环境中,她却因怀念远人而难以入眠,做不成相忆相见的美梦,她只能背对窗户,独自对着一盏昏暗的孤灯。
她头戴着华贵富丽的首饰,金玉饰物垂下来几乎遮住了她的脸庞。可是纵然盛装打扮,在这寂寞深掩的香闺里,又有谁来欣赏她的娇艳呢?想到远方的情人她不禁泪流满面,燕子飞去,春天又快要过去了,她的美好青春也随着春光一去不返!
2、赵崇祚编选.花间集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1:7页
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梦难成:指难以入眠。背窗:谓人面背窗。
翠钿:绿色的花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花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妇女面额上的一种妆饰。唐代妇女多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额上以为妆饰。金压脸,指以黄粉敷面。香闺:女子居室。阑干:纵横。
这是一首闺怨词,侧重于描写闺人之寂寞与时光之流逝。上阕写暮春的晚上,“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可见时当春暮,“中庭月”则点明“夜”。这两句,除表现时间外,又兼有布置环境的作用,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洒下清冷的光辉。“相忆”两句,转入室内写到人。主人公因相忆而彻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灯,想要做个远梦,与远人相偎相倚,可梦也难成,好一番孤凄。
下阕写情,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情态:“翠钿金压脸”,以首饰之缤纷富丽反面衬托美人之孤寂;“寂寞香闺掩”,以香闺之掩闭正面状美人内心之凄苦,深动人心;“人远泪阑干”,正面揭示出孤独与寂寞都是因为“人远”所致;而“燕飞春又残”,再从侧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随时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闺空掩,盛装之下,却难掩寂寞;无语泪流,春已暮,人未还,真不知这种等待还要持续多久。以景结情,感情的表露凄恻感人,更加渲染出无限感伤的意绪。
这首词时而正面描写,时而侧面描写,回环往复,层层深入。全词意脉连贯统一,情景交织互渗,结构首尾呼应,创造出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细细读来,意味深长。
葵轩炉韛大,成铸几英才。绝叹长沙久,常钦蜀道回。
豸冠千仗耸,凫舄九关开。持漕西江日,深惭过我来。
依恋慈晖恐遽沈,披图如见老莱心。虞山章子何荣幸,艺以人传直到今。
朝下有闲思,南沟边水行。因来见寥落,转自叹平生。
白首丈夫气,赤心知己情。留诗本相慰,却忆苦吟声。
宁为轻以清,抑为重而填。重轻惟时中,举辄丽吾正。
诚斋振家学,本末尽诚敬。所施见伦次,所瞩洞遐隐。
喧啾雄地籁,静胜了天定。一经早授受,吴霜未侵鬓。
精明紫荷橐,所蕴固未尽。玉堂与天远,仙槎向人近。
旌旄屋头州,维翰倚东屏。敛此一道惠,徒引兆庶领。
泉山跨鳌碧,横江秀而整。吾亲在其下,枌榆接封畛。
家有老吟僧,河海借馀润。
赋诗投金濑,俸入犹半有。
煇煌奉国节,一粟乃不受。
赢副初何心,国计要丰阜。
一丸济世德,阳报期千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