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把臂足清欢,联句论文夜漏残。杨柳旗亭偏送别,杏花村店尚馀寒。
莱衣爱日春方永,谢草关情梦未安。无计留君倍惆怅,心随归骑过邯郸。
猜你喜欢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这首词题下有序云:“鄱阳彭氏小楼作。”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家声颇为显赫。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冷红,盖指枫叶。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白石词多用“冷”字,如《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暗香》“香冷入瑶席”,而且往往以通感的形式出现,将自己凄凉的身世之感移情到几个创造的意象中。用“冷红”形容飘散的枫叶,顿觉凄冷的气氛笼罩全词。古代文人伤时悲秋,见秋风落叶,或怀念故土,或忧伤身世,并不稀见。不过,次句“长与行云共一舟”,句法颇为新颖。行云,常用来比喻飘泊江湖的游子。如曹植《王仲宣诔》:“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张协《杂诗》:“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姜夔一生未仕,四处飘泊,行踪不定,用“行云”来象征其身世,很为恰切。这里他不直说身如行云,而偏说“长与行云共一舟”,这就不落俗套。词人浪迹江湖,居无定所,乘舟走到哪里,天上的行云也仿佛跟到哪里,这难道不是与行云“共一舟”么?以上两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不仅切合当时所处的环境,其创意出奇之处,也透露出白石词“气体超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特色。下一句承上意,具体点明所处之地。不自由,即不由自主。白石一生未仕,布衣终身,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为生计所迫,以请客身份或寄人篱下,或因人远游,辗转风尘,哪有安身立命之地?“不自由”,看似浅淡,却道出了飘泊江湖的无穷酸辛。游子在孤独落寞之际,总要想起知心体贴自己的故旧或亲人,结尾两句即由伤飘泊转到怀远人。“两绸缪”,一笔两用,兼写男女双方。绸缪,缠绵之意。《诗。唐风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此句写自己与合肥情侣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料得吟鸾夜夜愁“则专写对方。古人觉以鸾凤喻夫妇,此处”吟鸾“而加上”料得“,当指因相思之苦而夜不成寐的伊人。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夜吟应觉月光寒。“由自己思念对方而想到对方会无限思念自己,透过一层,感情更为深至,意境更为深远。”夜夜愁“,写出对方无夜不思,无夜不愁。词人相信对方对自己如此真挚思念,也正反映了词人对于对方的一往深情。
白石的羁旅飘泊之词不重对飘泊的具体抒写,而重在抒发一种孤独、伤感的内在情绪,将人引向更幽微之处。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将身世之感与怀人之思打并在一处,因而显得蕴藉含蓄,别绕风致。
御沟雪融三月初,凫鹥鸿雁总来居。蒲萄水绿可为酒,杨柳条青堪贯鱼。
迤逦天河起箕尾,滉瀁云海浮青涂。舟前花落傍飞燕,堤上风来湿舞裾。
翠辇时留金騕袅,锦波不著玉芙蕖。临流宋玉偏能赋,莫待东都客问予。
上月神灯节,年康警跸游。
蒲池渭阳庙,银阙海中洲。
羽扇排云出,飚轮抱日流。
遍升均瑞祝,合宴宠灵休。
画扆霞明坐,春山彩作楼。
鸾歌参帝乐,麟脯助皇羞。
斟酌尧衢饮。惊呼汉殿优。
天襟知众乐,处处驻宸斿。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秀色罗山列画屏,男生聪慧女娉婷。三苞竹韵琴堂化,管领薰风动舜廷。
最爱东山碧玉丛,洗开尘土见穹隆。官闲莫道□□遁,看取岩前二老峰。
数亩新开绿水湾,日高帘捲凤皇山。东来象纬青浮栋,西望崆峒碧照颜。
作牖穿窗怡性淡,隐房迂径养神閒。玄成旧业吾何敢,聊有书声院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