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观三峡图,常谓非人情。
意疑天壤间,岂有此峥嵘。
画师定戏耳,聊欲穷丹青。
西游过沔鄂,莽莽千里平,昨日到峡州,所见始可惊,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
及兹下牢戍,峰嶂毕自呈。
下入裂坤轴,高骞插青冥。
角胜多列峙,擅美有孤撑。
或如釜上甑,或如坐後屏。
或如倨而立,或如喜而迎,或深如螺房,或疏如窗棂,峨巍冠冕古,婀娜髻鬟倾。
其间绝出者,虎搏蛟虑狞,崩崖凛欲堕,修梁架空横,悬瀑泻无底,终古何时盈?幽泉莫知处,但闻珩佩鸣。
怪怪与奇奇,万状不可名。
久闻三游洞,疾走忘病婴,窦穴初漆黑,伛偻扪壁行,方虞触蜇蛇,俯见一点明,扶接困僮奴,恍然出瓶罂,穹穹厦屋宽,滴乳成微泓。
题名欧与黄,云蒸苍藓平。
穿林走惊麋,拂面逢飞鼪。
息倦盘石上,拾樵置茶铛,长啸答谷响,清吟和松声。
辞卑不堪刻,犹足寄友生。
猜你喜欢
北人生而不识菱(líng)者,仕于南方,席上啖(dàn)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qiǎng)不知以为知也。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北人:北方人。识:知道。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仕于:(仕途)在……做官。于,在。席:酒席。啖:吃。并壳:连同皮壳。或:有人。曰:说。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去:去除,去掉。护:掩饰。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并:一起。欲:想要。以:用来。答:回答。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强:本文中指“勉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秋声方动处,怪是客偏闻。东国书难去,西山饿早分。
知还同倦鸟,不碍等閒云。惭愧故人意,传言战血殷。
紫霜耀。
绛雪飞。
追以还。
转复飞。
九真道方微。
千年不传。
一传裔云衣。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藕叶清香胜花气。
千载岐周鸑鹫闻,果生英杰嗣姬文。鲲鹏变化正六月,蟾兔光辉将十分。
肯把威名争烈日,只将道眼视浮云。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柴扉忽枉故人车,躧履欢迎一笑初。梦里覆蕉疑有鹿,食前弹铗叹无鱼。
匆匆注瓦浇村酿,草草供盘折野蔬。他日死生君一访,上林鸿雁有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