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郁奇气,万珍生奥区。不图骇闻见,更在竹与鱼。
缅彼圆通士,面皱而心虚。下有方肠侣,寸寸腹中书。
葛陂幻颜色,玉水相呴濡。此间多妙术,或是仙子居。
海上异名录,言者人人殊。既为我所欲,何可一日无。
猜你喜欢
茅屋藤萝外,凭栏烟霭间。乱蝉催暑去,急雨带秋还。
路入双溪口,门当四面山。诗成题未有,翰墨伴清閒。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
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老妪惠且慈,白发被两耳。
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相呼团栾坐,聊慰衰莫齿。
田硗藉人力,粪壤要锄理。新岁不敢闲,农事自兹始。
张骞带得西来种,中秘千珍及万珍。一个臭囊藏不尽,又从身外覆精神。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
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
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
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李弥逊为南宋初年颇有民族气节的官吏。曾任校书郎、起居郎、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庐山知县、冀州知州等地方官。他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这首《菩萨蛮》当作于南宋初金兵大举南下时。当时金兵逼近长江,情势危急,为避兵灾,词人送别妻子去南方,词就是写了这送别时的一幕。
词的起句即交代了送别时的背景和地点,为下文张本。“烽火连三月”,三个月来兵火不息,人民离乱,这才会有江城送妻子离开之举。分别,不是丈夫宦游他方,而是妻子避难,心情自然不同一般。长亭之上,虽然设酒饯别,可是“不堪对酒”。“不堪”。不能忍受之意,包含有妻离子散之苦,国破家残之痛。因其“不堪”,其妻泪下如瀑,悲声漫江,词人反劝其“休作断肠声”,自己已是“老来无泪倾”。自己泪泉已涸,并非不动情,而是老泪已尽,这正是极度悲愤的表现。词人这时的心情惨痛至极,强敌当前,内奸弄权,自己还得坚守御敌阵地,也可能朝不保夕了,这才把妻子送走。这里说休作断肠声,比放声哭嚎更为凄怆,说老来无泪,比写涕泣涟涟更为伤心。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写目送帆影远去的情景。“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风高”和舟疾相联系,船去得很快,词人伫立江岸,眼看着船在水面留下的长长波痕。妻子身去心留,他希望她去得快,早离祸地;又希望她走得慢,难舍难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词人凝望近眺之态,呼之欲出。缘此,也可想见妻子立于船头,望着丈夫鹄首翘望的身姿,想着抛撇丈夫于锋刃之间的危殆,断肠声如高风呜呜,伤心泪似江水滔滔。末二句“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化用“雁足传书”和“织锦回文”的典故。“薰风”指南风。初夏时南风吹,鸿雁早已飞往北方,“锦字”无法捎回。妻子此去,归期难定,讯息难盼,生死未卜,词人内心的痛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想而知。
这首词由实写到虚,由近写到远,由己写到人,从别前写到别时、别后,层层渲染,步步深透,写情臻于极致。尤其“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以超常思维写感情状态,出乎常情,又入乎寰中,更使词产生了惊魂震魄的力量。
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
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飙。
蝴蝶不随春去,玉英瑶蕊,犹自娟娟。潇洒水边林下,洗净朱铅。
嫦娥来、梁园月下,青女降、楚畹霜前。更山阴、婆娑一老,觞咏群贤。
当年。紫茎绿叶,纫华杂佩,故事陈篇。何似今宵,长歌石磴泻红泉。
醉归去、香携满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尘缘、猗猗一曲,琼轸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