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逾子午谷,又过女郎祠。水折萦蚕尾,山深叫画眉。
无情云去远,有恨月来迟。谁奏迎神曲,灵风满桂旗。
猜你喜欢
村北村南春水,山前山后人家。
夜来何处飞雨,流出碧桃数花。
浮图涌平地,翳彼烧空云。虚堂引脩廊,白昼来清薰。
翛然据胡床,振我衣上尘。芙渠出金沙,气作芝兰芬。
冉冉度池阁,依依著裾巾。道人拂朱弦,攫醳清且纯。
回观笙篁耳,寡和非阳春。步屧中幽讨,禅房径疏筠。
幽窗不见日,无异昔所闻。苍然小山桂,偃蹇冰雪根。
纷纷壁间题,蛇蚓杂凤麟。媸妍等一戏,日月无停轮。
我老厌羁旅,三年困歊氛。年年走长道,东越西游秦。
白汗信挥雨,孤蓬坐如焚。今年下苕霅,过此金兰人。
何山岂不好,积翠相依因。炎威不相贷,可望不可亲。
须君蜡双屐,重来约秋旻。兹游亦萧爽,聊足慰吾勤。
来怯南中气候偏,归乘不热不寒天。
口防湘湿未安食,身忌粤岚犹择眠。
山不相高谷水过,天能自不与江连。
到前却入江西路,耳目相谙性可便。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lào)甜。
卷地朔(shuò)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zhān)帘。
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野草的清香和乳酪的香甜。
忽然间狂风大作,沙尘像雪一般袭来,家家都把帐篷的毡帘放下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乳酪:用牛、马、羊乳炼制成的一种食品,味甜美。俗称奶豆腐。
朔风:北风。朔,一作“旋”。行帐:即毡帐,又称旃帐。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牧民居住的毡制帐篷,类今之蒙古包。因易拆装,携带,便游牧迁移,故称行帐。毡帘:行帐上的毡制门帘。
《上京即事》共有五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三首,作者六十二岁时(1333)作。诗歌描写塞外牧区风光和牧民生活,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边疆风情完美融合,别具艺术魅力。前两句写夕阳映照的草原牛羊遍地,野草生香,空气中布满乳酪的甜味。这是边疆风景中宁静和熙的一面;三四句写北风劲吹,沙尘似雪,帐下毡帘,这是边疆风景中野性暴烈的一面。因此,诗歌就在对北国草原风景、气候的变幻、民俗风情的勾勒中,描绘中迥异于中原的风情,传达出新鲜的、刺激的美感。
本诗背景广阔,具有典型的北国特色,可与南北朝民歌《敕勒歌》相媲美。
西天的太阳渐渐贴近地平线,草原的牛儿羊儿们,身披夕阳的金辉,拖着圆滚滚的大肚皮,散散落落,蹒蹒跚跚,从四面八方向帐篷归拢而来。忙碌了一天的牧人,将牛羊安顿好,坐在挂起毡帘的帐篷里,喝着浓浓的砖茶,吃着甜甜的奶酪,同时透过栅木欣赏着外面的风光,一阵阵清风带着野草的香气徐徐吹来,清爽得沁人心脾。多么恬静的草原暮色啊!但是,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打乱了草原的平静,家家户户慌手忙脚,将毡帘扯下,躲进帐篷里面去了,只剩下咆哮的狂风和漫天的大雪――那不是雪,那是飞腾翻滚的白沙。许多人见过鹅毛大的雪片,读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的诗句。然而北方草原的大雪,有时并不是一片征的白絮,而是一团团的颗粒,简直就是密密的冰雹。“卷地朔风沙似雪”,只有萨都拉这样熟悉北国景物的诗人,才能描绘出这种草原上独有的奇观。
危楼缥缈碧波中,曲槛方棂面面通。云气傍花如欲雨,柳丝垂地不惊风。
千年华表人非是,九奏钧天乐未终。更有残山并剩水,烦君回首六桥东。
万里晴沙夕照西,此心唯有断云知。
年年数尽秋风字,相风江南摇落时。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