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
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猜你喜欢
白浪掀天万丈飞,夕阳闪闪动渔矶。有钱家始煨红芋,无罪人多著赭衣。
但听狂风连日吼,难逢零露见朝晞。台阳咫尺偏殊俗,三熟犹闻稼穑肥。
一片平芜满目荒,雨馀及早种高粱。村无榕树连阴碧,路见蒲英几朵黄。
花屿前头难寄碇,竹篙湾里好归航。北埼渺渺尤横绝,铁皮沙遮吉贝乡。
剺面风吹两鬓萧,此行敢惮涉嶕峣。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
飓母秋涛曾作谑,海翁春日要来朝。嗟嗟且共安耕钓,定卜尧天雨露饶。
折花逢驿(yì)使,寄与陇(lǒng)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参考资料:
1、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景宏业.学子必背·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蒋心海.诗词大王: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折花一作:折梅
“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石坛流水共苍苔,青竹林间一径开。
可惜梨花飞已尽,前年游客始重来。
竖儒守一经。
未足识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