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庐阜屏风叠,采药嵩山冠子峰。行尽四方心未快,不如一棹醉吴松。
猜你喜欢
疏泉洗石誇身健,试墨烧香破日长。若得三山安乐法,不须更觅玉函方。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参考资料:
1、在军,张金玲.《新课标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四年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6-1:第17-18页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清晨洗月露,云色己如血。
似忧农亩枯,敢叹征途热。
濒湖十万月,旦旦望霓切。
龙骨夹岸鸣,尽暮不暇歇。
只今牛犁地,已作龟兆裂。
平湖三十里,湍漭几尽竭。
矧一线渠,而不经涸辙。
天阍高莫叫,岁事渐无说,
如予方怀章,何以救余孑。
回首望尧云,凭风哀涕雪。
落日在高木,辉辉淡秋容。
白云起天镜,飞去忽无踪。
雨藓烂漫紫,幽径谁相从。
孤虑如有根,纠结生心胸。
良时忽已晚,撇耳过晨钟。
事业馀濩落,抚己真何庸。
投箸不能食,却立倚长松。
酒敲百万兵,此忧不可攻。
老境欣逢世路平,收回神观远逢迎。
五更不复趋双阙,六凿都忘任七情。
平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
自古斯有年,寝远失初意。
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
倦游文园令,病肺尘消渴。句斡造化机,云霞互轇轕。
慢世谁与俦,嗤议从夸夺。诚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