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相寻败与成,湖中畚锸浩纵横。
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
天镜忽看孤月堕,樵风长送片帆轻。
下临万顷如云稼,从此年年有颂声。
猜你喜欢
还山见孤云,悠然与心契。素琴横石床,泠泠写秋意。
却忆社中人,寥寥在城市。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追逐云龙亦快哉,兵戈天地洗深哀。开襟世泽通家好,和韵江城旧雨来。
落叶忽惊词客座,离亭难进故人杯。高情风雅应教续,踯躅吟诗蹇劣才。
星倾晖以流素。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yíng)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jué)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fú)忽去定何依。
有德能者为政本无机心,服药求仙亦并行不悖。
叶县的丹灶已经泥好,该在瀛洲与赤松子结伴而归。
先师有诀神必将相助,圣人无心任炉火自飞。
服下九转丹能生翅成仙,崔明府乘凫忽去将依何地?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5-926
美人:此指品德美好的人。
叶县:今河南叶县。丹灶:炼丹用的炉灶。瀛洲,海中仙山。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神将助:葛洪《抱朴子》:“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
九转: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
“”借服药求仙喻已,暗寓有德能的人不会有违心意。
“”陈述诗人丹灶已泥好、结伴赤松仙人回归的景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情趣。
“”描绘一幅山神助药成丹、炉火自飞飘逸的幻美仙境,宛如“若有道者登居之,则山神助福”一般。
“”刻划出李白超凡脱俗的想像力,也借双凫的典故,暗寓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的。
前四句前解,炼丹的炉火不必一定确有其事,即使真的没有,也没有需要说清楚,留给与诗人一般的有德能的人,寄托内心处的雄心,悠然自得,闲情自乐。虽说这样,成仙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是否妥当,方相适应。正如深山闲院,是地利;晚年绝欲,是人和;长夏凉风,是天时;却病摄心,是妥当。除了这四个因素之外,就不要妄意成仙了,甚至如崔,现为雍丘,而署安丹灶,这真是老大不方便啊。看诗人这四句诗意,全是满肚不悦的情愫,也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不甘之情。
一二句,说从政久早已忘机,与仙理冥合,合乎情理;三四句,说现今从事炼丹,一定能够超凡脱俗而离去,反之便是服药求仙不是为政之道,雍州公廨不是烧丹的地方。而其词令乃更委婉,这不是其他诗人所能醒悟的。
后四句后解,只为要问他“但”字、“何”字,言崔信慕既笃,功夫转深,神必将助,火必自飞,理之自然,固不必说。但不知既生羽翼,乃欲何去?雍州苍生,又如之何?真是教他挢舌抵齿,无法应对,妙绝妙绝。
解读此诗,始知全集中有无数神仙丹药之妙语,皆是当日雄心寄托。所谓世上绝顶聪明男子,则如先生者是也。
西舍东邻杼轴空,道人满腹贮清风。
竹林笑指归来路,约与禽鱼一饱同。
江梅已放腊前枝,双鸟犹嫌春信迟。早晚园林红绿遍,穿花度柳自娱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