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鸾高士未受职,五忆长谣去京国。运期姓氏无人知,汉皇悲伤求不得。
我佩子绂逢清时,左飧右粥皆帝力。赁庑聊复充偕隐,灭灶何尝希悻直。
往者巨屏防蔽贤,坐耗太仓自投劾。本非汲黯薄淮阳,敢望樊英应坛席。
忽闻徵辟到东山,便办严装趋北阙。黄图三辅古称雄,赤县九门今更剧。
自从近畿更水旱,未免穷檐有饥溺。要令襦裤遍拊循,庶几桴鼓少衰息。
东望瀛海通析津,北游空桐戴斗极。鹿车对挽夙所慕,油幢共引愿岂及。
画眉未敢被轻惰,蓬头幸复知礼则。京秩从来策旧勋,夙夜寅清励明德。
猜你喜欢
青青石上蘖,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滹沱冰合大风鸣,马上寒云护北征。我自朝天称四岳,君还谒帝入承明。
黄金结客樽前尽,白发先春雪里生。握手不须悲物役,梅花摇落故园情。
晓风痴、绣帘低舞。霏霏香碎红雨。燕忙莺懒春无赖,懒为好花遮护。浑不顾。费多少工夫,做得芳菲聚。休颦百五。却自恨新年,游疏醉少,光景恁虚度。猊烟瘦,困起庭阴正午。游丝飞絮无据。千林湿翠须臾遍,难绿鬓根霜缕。愁绝处。怎忍听,声声杜宇深深树。东君寄语。道去也还来,后期长在,紫陌岁相遇。
昔与君相遇,各在少壮时。意气出酒半,怀抱古与期。
今我不适意,风尘添鬓丝。君复感潦倒,鬑鬑生吟髭。
野鹤既铩羽,耳目玩不辞。终当勉千载,无负松柏姿。
庙市日逢三,压担秋如绣。何物村佣熟世情,佳品供豪右。
萼绿有仙姿,倚竹横娟袖。姹紫娇黄尽下风,那惜量珠购。
北地当衢拂斗魁,竹林清暑似岩隈。将坛绪业传金版,文苑新书集玉杯。
数箧龙拿藏宝刻,一泓蟾滴试烟煤。好辞戴鹖飞千牍,东武原从禁卫来。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ruì)。粲(càn)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红花多姿,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花草)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
拥有真正馨香、美妙资质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间的风吹与日晒。(我)尽力遮拦围护花草,不想让春天的风光这样匆忙地归去。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红、翠:借代修辞,代指红花与绿叶。何许:何处。花神:掌管花的神。献瑞:呈献祥瑞。粲粲:鲜明的样子。裳衣: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天孙:指传说中巧于纺织的仙女,即织女。机:织机。
妙质:美的资质、才德。不耐:不能忍受。遮围:遮拦,围护。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造次:仓促,匆忙。归:归去。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作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若沿袭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来看,词人显然是以香花喻君子,“真香妙质”之句可见;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这便给予该词以深刻的社会含义。据该篇后记文字“绍兴壬申春,芗林瑞香盛开,赋此词。是年三月十有六日辛亥,”,可知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瑞香盛开”的春天;因词人自号“芗林居士”,可见“芗林”系指其所居之处;是年三月十六日词人要执意挽留的“春光”尚未归去,而词人却辞世而长去了,这首留世词作,便成了他向世人向春光告别的绝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