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萱草花,郁郁荆树林。宛宛女贞枝,恻恻卷葹心。
自谓永不衰,托根在同岑。人事忽乖迕,霜霰遂见侵。
中夜揽衣起,鸿雁流哀音。披帷见明月,感彼商与参。
《河广》及《载驰》,命意一河深。女子信善怀,恻怆匪自今。
瑶京不可即,天风吹佩环。峨峨古神女,玉座何便娟。
祸福生呼吸,恩威伺容颜。众灵杂遝至,恍惚云雾间。
嗟彼愚下人,欲见无由缘。愿借白日光,排空接灵軿。
济南儒家子,实授《尚书》传。木眚与金祥,五行善推衍。
水旱各有徵,天意不虚谴。自从新法行,罕复论灾变。
阴阳互消息,精义于兹见。请陈《繁露》戒,聊代百工谏。
猜你喜欢
长离自凤雏,天马乃龙子。文采成九苞,骨法本千里。
箕颍出高人,岩穴有知己。抗迹唐虞庭,清风振薄鄙。
追念少年志,策身夙昔人。至道昧所的,冥骋生风尘。
感此百年内,凋发不再春。凉飙飒然至,悠悠念无垠。
枯藤堕晚花,竹外溪光满。山僧出几时,石上云犹暖。
岂不谋数椽,吾力苦未足。破屋傥支撑,尚堪灯火读。
歌檀(tán)敛袂(mèi)。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bèi)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xūn)。
歌女歌唱时动作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她的歌声有时高亢嘹亮,经久不息;有时又轻柔圆润,如百琲明珠缠绵不绝。
歌女唇如樱桃,齿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发出的仙音,天上的行云都停留下来了,宴会中满座的与宴者都已如痴如醉。
参考资料:
1、谭新红编著,欧阳修词全集,崇文书局,2014.06,第37-38页
2、郁玉莹编著,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2-3页
歌檀:边拍檀板边唱歌。敛袂:卷起衣服袖子。百琲明珠:十贯或五百枚珠子为一琲。
樱唇玉齿:唇如樱桃,齿如白玉,此形容美人唇齿之美。留往行云: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声之美。迷魂:被歌声陶醉。醺:醉。
此词主要表现歌女高超的歌艺和动听的歌声。
上片“歌檀敛袂”,写的是歌女开始演唱前的动作,她稍稍敛折好衣袖,轻轻拍打下檀板。“缭绕雕梁尘暗起”,这里分别用了传说中两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一是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动梁上灰尘。词人借此突出写这位歌女歌唱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词人又用一比喻写歌声的婉转圆润。“百琲明珠一线穿”,她的歌声就像数百串明珠串在一起,既悠长又圆润。
下片进一步写歌女的演唱艺术之高。她不仅天生一副好嗓音,而且,“天上仙音心下事”,意为如天上仙乐般的歌声中传达出无限心事,这说明她能巧妙地将美妙的歌声与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她是在用心灵歌唱。因此,“满座迷魂酒半醺”,喝得略带几分醉意的客人们也被她动听的歌声感染陶醉了。
词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从听觉和视觉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现了歌声清越而悠长、绕梁不绝、响遏行云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词人不凡的艺术表现技巧。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靺鞨说行师。
海底珊瑚明月璫,出为国瑞固难量。
文章能事间重译,雨露深仁及远方。
六合八荒春浩荡,百家诸子海苍茫。
淮王门下孙登客,还许升堂近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