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归仍是客,故国似无情。凉月才今夕,秋风已半生。
相期他日梦,共爱盛时名。别意难持赠,江流不断声。
猜你喜欢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juān)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参考资料:
1、佐海峰、刘海荣等.古诗词选释(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86
2、木之青、王钊宇.爱国诗华: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09月:187
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山寺逢晚秋,郊原带雨余。
禾收将有耳,民病化为鱼。
阴沴何当扫,兵氛苦未除。
岂无吴市隐,封事至公事。
南园蝴蝶飞无数。满院春寒帘幕护。深深人在小楼中,悄悄花开寒食路。
映阶日色时将午。添得罗衣窗影暮。寂寥孤馆闭闲春,但见斜阳窥绣户。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窗前彻夜似虫号,屏翳驰驱不惮劳。远道慈乌飞欲尽,上林琼树簇偏高。
春来喜见滋群动,老去愁闻点二毛。何处仙郎歌郢曲,逼人清气压秋涛。
远逃为乱处,寺与石城连。木落归山路,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战地鬼多年。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削玉横陈开翠屏,东西有路总堪登。
向来同识春山面,犹有苍苍九节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