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舍东偏,满窗朝日妍。
研池生细浪,香岫起微烟。
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
犹胜禅榻上,仅仅占三椽。
猜你喜欢
一堆绛雪压春丛,嫋嫋长条弄晓风。
借问开时何所似,似将绣被覆薰笼。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héng)娥,让他春色多。
娟娟:美好貌,言月光皎洁,月色妩媚。
姮娥:即嫦娥。
这是一阕以机趣见巧的小词。似若咏物,实系喻理。其所表现的“理”,初一读再也简单不过,梨花在与皎月争胜斗艳。上片说因为有月光,雪样白的梨花被淹化了,分不清“花月”。诚然,这也可谓以月色比衬花容。下片推过一层,在无月的黑夜,梨花的堪称“花容月貌”的冷艳之色全显,那可就独占了“春色”了。细一想,有了上片月色相比,那“花月两模糊”之“模糊”其实已写足了梨花之洁白,则不必再赘述“今夜黑”之背景衬托。这种“让他春色多”的虚荣好胜心性仿佛有点病态。再往里想,不免悲哀,杨基似乎傻气十足地在“笑姮娥”,“让他”独占春色,自我表现,其实是在讲:不是“花”太白,那是因为“夜”太黑。这很惊悚。表现才华,逞露个性,不一定得在夜色如墨的背景前。在黑夜中多几分春色,难说就值得骄傲。不必深究词人是否有意“寄托”,也许他在逞才炫巧。但即使如此,词在客观效果上表述了与“疾风知劲草”相类的命题,只是“劲草”悲壮,“梨花”则悲苦味浓。
数本临溪岸,春多色更夭。暗香穿水腻,细蕊入风娇。
枝卧侵微草,红繁蔽小桥。武陵迷客路,与此不相辽。
萧滩传榜到柴扉,喜见高名挂棘闱。二子文场初得隽,老夫茅屋亦增辉。
方惊绝岸孤峰出,更待刺云双鹄飞。卢肇风流今未泯,渡头重看锦标归。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従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淡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苦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今年米贵更风雪,破屋荒凉冷于铁。道人三日不出门,卧听攲檐竹枝折。
高吟忽送三十韵,觌面未觉千里隔。比公也自可怜人,家徒四壁衣鹑结。
君不见汉时苏子卿,窖中齧毡终持节。
金爵层霄外,银猊曲槛边。含香俱国士,持橐半神仙。
岂有遮尘手,应无见曲涎。池清天似水,席暖罽如绵。
客送蒲萄酒,人分苜蓿田。书思趋豹省,掞藻赋龙船。
谁念冯唐老,为郎白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