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将军歌

朝呼鸭,暮呼鸭。鸭兴妖,贼擐甲。台湾城中将军守,台湾城头堕天狗。
海水起立飞妖氛,将军开城挥三军。跳刀走戟何纷纷,十荡十决奔如云。
何事城头鼓声死,守阵军为贼人使。将军守土关存亡,转战已无麾下士。
白首亲兵也大成,短衣匹马相随行。贼人注矢弦不鸣,环呼将军是好人,我辈戒勿戕其生。
将军闻言忽嗔喝,贼不我杀我岂活。急挥大成速突围,他日呼儿收我骨。
拔刀自颈血洒空,以血涂玦玦尽红。手付大成成泣受,身僵直立横尸中。
贼人咋指尽罗拜,是将军者真鬼雄。天兵迅扫欃枪奔,大成幸保将军门。
郎君间关历战地,瞥见高冢嵬然存。将军义不葬贼手,敢道骨寒今已久。
启土争看忽大惊,异事流传万人口。五十三日颜如生,昔日刀瘢痂结成。
吁嗟乎,将军忠勇信无敌,将军英烈真如神。同时死难欧许马,将军事未闻朝野。
大书特书不一书,以告采风入史者。
猜你喜欢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diàn)。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fén),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yàn)。
现在身强力壮,发那悲秋的哀叹干什么。无论在村外的江边,都要像看待“空花”一样。
还在想济汾河横中流的情景,兰菊纷纷各半。楼船远去,白雪纷飞,唯有年年飞来的大雁。
参考资料:
1、谭新红,萧兴国,王林森编著.苏轼词全集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1.12:第255-256页
悲愁:悲叹秋天来临。海甸:近海地区。此处指郊外。空花:即空华。虚幻之花,比喻妄念。
横汾:此词的后半阕的“横汾”、“兰菊”、“楼船”、“雁”等,均为汉武帝《秋风辞》所有。“横汾”取“济汾河,横中流”之意。白雪:此指白色的浪花。别本作“白云”。
重阳必登高。文人登高,难免要寄托秋天的情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好像成了一种传统。苏轼针对这种情绪,词一开始就说:“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这一惊人之语,是针对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老去悲秋强自宽”和“明年此会知谁健”而发的。杜甫诗的意思是:人已老大,在秋天更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今天我们在一起聚会,只是勉强宽慰自己而已,明年重九再举行宴会,还不知谁健在呢?杜甫作此诗时仅49岁,还不到叹老悲衰的年龄,但他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里,又因上疏救房瑁,被目为房瑁死党,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此对前途悲观,情绪低沉。苏轼同情杜甫的处境,但不同意他悲观失望的情绪。苏轼一生也不得志,在党争激烈的宋代,因政见与旧党和新党均不合,既得罪了新党,又得罪了旧党。先被新党捏造罪名,抓进监狱,长达半年之久,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现又被旧党排斥在外,在杭州做个太守。对这一切,他都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对待之。
下片“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横汾”、“兰菊”,事出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秋风辞》是汉武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四引《汉武帝故事》)此诗笔力雄健,表现了一代英主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泛舟中流,与群臣饮宴的欢乐景象。“尚想”二字,透露出苏轼对汉武帝那种具有冲破秋天的肃杀氛围而俯仰天地的气概,抱有向往之情。但汉武帝毕竟随着历史的长河而去了,留给后人的只有“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这两句用汉武帝《秋风辞》首二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及唐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而略有变化,流露出对汉武帝高吟《秋风辞》之事沦为历史陈迹的叹惋。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悲秋”与众不同的看法,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他用自己潜心佛老所获得的不随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走过人生中的坑坑坎坎。这在恶浊的封建秩序下,具有相对的进步意义。在表现方法上,或翻用古诗,或引用古事,并用“尚想”、“空有”等字,化实为虚,还能融佛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都是值得称道的。
孟尝临合浦,感应郡还珠。至宝骊龙吐,奇珍老蚌刳。
卖绡归水底,解佩失江隅。瑞彻廉州岛,光连甓社湖。
荧煌星彩乱,皎洁月华孤。一境浇风变,三年治化殊。
朱轮开正路,宝剑出洪炉。得善如怀瑾,持廉若握瑜。
宪台宜皂盖,清节莹冰壶。任重过唐牧,官高合汉符。
诗书多士进,刑政庶民苏。禾产休嘉穗,桑刊种植图。
悬鱼朝却馈,斋马夜空刍。驿馆雄三晋,谯楼壮九衢。
祀坛知备礼,泮水见崇儒。机杼灯前妇,锄犁垄上夫。
圣恩宣远近,民瘼绝锱铢。山圃春蔬卖,花村社酒沽。
利人廉叔度,洁已范莱芜。雅趣南山号,孤忠北极扶。
秋霜曾肃物,时雨每沾枯。仙李青千叶,甘棠绿几株。
池头今睹凤,台上昔瞻乌。马喜儿童竹,鞭留长者蒲。
汗青循吏传,头黑宰臣谟。画舫龙湾度,丹衷象魏趋。
红云开玉陛,白日丽金铺。简牍书臣绩,江山拱帝都。
钧衡看秉执,廊庙听都俞。盛代时雍洽,皋夔佐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