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四海一倾城,独感怜才出至情。绛帖愿称诗弟子,红楼许拜女先生。
隔帘遥授簪花格,立雪微闻咏絮声。佛意仙心多占却,最慈悲又最聪明。
猜你喜欢
满楼明月满楼诗,独赏江东第一枝。书罢便誇王逸少,吟成定压沈佺期。
擎荷尽有生怜意,浮麦终无见面时。空忍两行知己泪,碧桃花下雨如丝。
香满西风,催岁晚东篱,黄花争吐。嫩英细蕊,金艳繁、妆点高秋偏富。寒地花媒少,算自结、多情烟雨。每年年妆面,谢他拒霜相顾。宝马王孙,休笑孤芳,陶令因谁,便思归去。负春何事,此恨惟、才子登高能赋。千古风流在,占定泛、重阳芳醑。堪吟看醉赏,何须杏园深处。
领客能官样,鸳鸿戢翼随。题无流处叶,续有醉时诗。
听雨思归者,寻梅且已之。小池疏积淤,何必赋盆池。
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
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
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
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
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
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
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
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
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
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
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
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
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
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
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雨收云淡东风软,叠叠林峦青似染。翠蔼晴岚扑面来,游人选胜开春宴。
小小亭台载酒过,深深楼观题诗遍。芳树交加百鸟鸣,清溪掩映千花艳。
谁摹此景笔颇奇,无限风光归匹练。使君胸次若藏春,爱此寻常舒复卷。
画惟写意不须工,境若会心非在远。阳和有脚望循行,寒谷吹嘘待邹衍。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风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王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莆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余风独后凋,建字逸驾争先鹜。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元宵节近,盼银花火树。暗逐香尘定无数,奈宵来,只是雨雨风风。
偏搅得,好景都无觅处。
今番宜痛饮,属付东君,代把春光略留住。试问百年中,一点韶华,能禁得,几回孤负。
酒醒后,微听柳梢头,却是一声声,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