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红泪滴琼瑰,拚把生香换死灰。留下人间谁解读,除非侬再返魂来。
猜你喜欢
炉灰拨尽尚沉吟,身死何须要赏音。遗恨有情偷记去,无从灰得此人心。
笔砚精良映绮疏,瘦琼人作瘦筋书。古钗妙迹看来似,黄绢妍词愧未如。
疏懒未成投芍药,清新先荷赏芙蕖。从今吟得关心句,一望枝娘柳下居。
无聊私咏隔天涯,不道吟哦到齿牙。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
长将睡压香浓染,怕被娘窥独半遮。想得笑和桃叶语,羡伊根蒂属王家。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yǐ)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chóu)?
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3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99
春城:指扬州。层台:高台。
若何:如何。
历代春游之作多不胜数,而此诗却颇能独出新意。
首二句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一、二句写春城儿女游乐之景,其欢乐业已至极,若再写欢,势必无言可下。因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平平,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荡晴波日长风静,烟纱窗外低护。隔帘一角遥山笑,看尽大江东去。
春换主,怕陌上花开,忘却归时路。惊霜倦羽。甚草暗西洲,人来南国,和泪听莺语。
才华误,谁料旗亭又赋,黄河远上残句。鬓丝禅榻垂垂老,回首少年羁旅。
心更苦,待手拨箜篌,唱彻公无渡。清游记取。问鳷鹊楼前,两三萤火,今夜向何许。
北首褎斜又几程,骄云未放十分晴。
马经断栈危无路,风掠枯茆飒有声。
季子貂裘端已弊,吴中菰菜正堪烹。
朱颜渐改功名晚,击筑悲歌一再行。
兹山泉石压江西,肩衲枯禅万众栖。
欲向南州理烟艇,香炉先望紫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