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三至滕王阁,年年阴雨舟中住。今年发奋欲往游,泊舟衔尾难登路。
更棹小舟浮浪间,周回万舸终无罅。日莫烟深何所之,仆夫皇恐舟人怒。
隔江似有三数家,掠浆斜飞向西渡。软沙著屐恰已轻,野庙寻僧亦微趣。
回首却望章都门,明皇烁烁然灯初。崇台似有行人趋,黄昏望绝不可呼。
珠帘画栋知有无,文采风流不到吾。寸步有命今弗图,四上不至亦已夫,还及吾子寻欢娱。
猜你喜欢
小园才雪后。正东阁春回,冷红妆就。醉霞泛玉,徐凝睇、宛转芳心微漏。
停杯忆旧。料寂寞、倚栏时候。烟碛远、糁玉胡沙,飘零漫侵歌袖。
江南水驿关情,问解佩归来,尚能诗否。婵娟惯斗。
愁未稳、镜里暗窥簪瘦。眉边弄秀。应念我、几番搔首。
休更听、残笛声声,高城夜奏。
父子自天性,谁能咏蓼莪。声容想如在,风木悲奈何。
草露滴秋陇,庭乌号夜柯。思亲两眼泪,万古注江河。
万丈黄云千丈山,金粟花开不等閒。金粟氤氲塞两间,吁嗟乎金粟丈人,与尔同岁阑。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心怜红蕊与移栽,不惜年年粪壤培。
风雨无时谁会得,欲教零乱强催开。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残雪入林路,暮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翩(piān)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kuī)兵。
赵胜南诅(zǔ)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
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
但他们之所以成就自己的万古美名,多是依靠他们招徕的门下食客。
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
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
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
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公子:指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
七国:指战国七雄。
纵横:指无拘无束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孟尝”两句:指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信陵”两句: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赵胜:即平原君。诅:以福祸之言在神前相约定。
黄歇:指春申君。荆:楚国别名。
老、彭:老子、彭祖。
张华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他的《游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诗中赞赏游侠之士和战国四公子的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