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轮静。西风劲。一杯清醑浇愁兴。离怀弱。香衾薄。
有何纷扰,为谁惊觉。柝。柝。柝。
更筹永。银釭冷。欲眠无寐声声警。山城角。街檐落。
鸣鸡相和,暮蛙频学。阁。阁。阁。
猜你喜欢
离鸾咏。黄门痛。拈毫泪滴瑶笺冻。愁无据。情如许。
碧海青天,玉人何处。
蘅芜梦。何时共。翠钿零落钗头凤。伤心语。浑难诉。
挑灯写尽,断肠诗句。
盈盈靥。长长眼。镜中爱煞春山浅。多情月。无圆缺。
夜夜楼头,清光同挹。
琼箫断。行云远。可怜好梦如尘短。无情月。争知得。
依然来照,水晶凉隙。
鬓垂绺,衫移钮,一春闲却调筝手。风帘罅,灯花谢。
金钱携向,小窗占卦。下。下。下。
新丰酒,章台柳,问他犹记人儿否。从前话,题罗帕。
柔情终在,薄情难骂。罢。罢。罢。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bàng)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lú)烟双袖紫,空将酒晕(yùn)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34页2、(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384页。
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高摘:攀高折花。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炉烟:香炉中的熏烟。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么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着炉火,饮着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要做什么。
尾句,作者舍弃了一切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以人间之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实已把天地逼仄到了极处。这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境界,西风遍吹,而独有我感到了深深的凉意。天地广大,而唯有我心怀迂曲,无处排遣,无处寄托。
我始到关中赤日背,流汗仰示高云驰。四郊方悯旱飘风,飒飒吹行辀西来。
十日雨,不休泥。潦逵途成巨壑洪,涛澒洞蛟龙浮崖。
崩石走,昼昏瞀,莫辨去马与来牛。荞麦方花谷垂实,漂残委地纷狼籍。
农家望望今岁丰,顿足咨嗟向阡陌。官租私责何从输,饥寒岂免沟中瘠。
行台独处愧高崇,纷纷决溜如乱淙。寝食无聊错昏昼,经营燥湿移西东。
何况茅茨与土屋,岂禁上雨复旁风。崩摧露处亦何限,安得大厦为帡幪。
丰隆屏翳毋太忍,下视九土多疲癃。君不见女娲一炼五色石,上补天漏全化功。
两年卧阁莺花鬯,五里谈兵草木枯。自在桑麻筹卓鲁,谁从旗鼓论孙吴。
肃清杀运花为县,班列朝廷舄是凫。开府到来俱碧眼,一同明月识珊瑚。
上寿都来百岁,厚禄不过万钟。
陋巷儒死廿九,灌园子辞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