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小于舟,四面蒹葭水。湖山环堵间,人生洼濛里。
缅公衣带表,盛节秉青史。心共止水清,名并高山峙。
想当读书时,弥望俱可喜。遥山带书帷,浦溆环髹几。
子往不速来,季思亦时止。相携月波上,湖干月正起。
今我来斯楼,嗟踰二十纪。归焉鲁灵光,春风在中沚。
猜你喜欢
读书何处访遗踪,短棹遥牵露苇丛。半亩宫开山四面,三间楼占水当中。
清流祸且同元祐,点将编成数钜公。薄暮渔村一声笛,白蘋红蓼起悲风。
大雅久沦丧,斯道在东林。先正有遗徽,穹然山水深。
浩渺纵孤舟,云居远追寻。登涉怀往迹,旷望悦幽心。
群峰散平湖,空翠来苍岑。伊人虽缅邈,虚室悬鸣箴。
矧兹溯流风,因之白雪吟。投琼意何厚,赓歌良不任。
自昔期古处,靡靡遂至今。日月忽西驰,岁暮苦寒侵。
愿言告良友,努力嗣徽音。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míng)。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lài)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yǔn)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xiāng)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nì)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tiáo)年惜堕(duò)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xū)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青冥:天空。
“一山”句:写“放眼入青冥”所见情景,隐含一己绝艳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而反遭压抑之意。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
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见张守节《史记正义》。
湘累:指屈原。屈原无辜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见扬雄《反离骚》。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壮岁”句:年已三十才任一史官之职。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髫年,幼年。
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砉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此处形容禅关开裂之声。
以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最为定庵所擅长,亦最能体现其“剑”、“箫”合一的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两篇《夜坐》如此,下面两篇《秋心》亦复如是,将其对读,能对定庵诗歌卓绝处有更深一重体验。
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孤愤之情、奇崛之意纷至沓来,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前首一开始即点出“伤心”二字,为一组诗之关捩,而“不如放眼入青冥”则将视野放宽至无垠的夜空,藉此来思索宇宙与人生,于是全诗基调顿时超越了一城一地的鸡虫得失,而是展现出广阔深邃的诗意图景与哲理意蕴。“一山”二句为定庵诗中奇语,与其说是遥望黑夜所见,毋宁说仍是展现了心灵化的“夜色”,“山”、“丘陵”、“万籁”、“帝坐”等亦皆是人文化了的意象,其造势之峻峭、思想之锋锐曾为康有为等激赏。五六句以旧典隐微陈郁地表现作者对时政、尤其是人材问题的见解,一“似”字、一“久”字为匠心所在,充满指责愤激之意。“平生不蓄湘累问”一句反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意,既然问天而无效,那便只有月中嫦娥能够听取自己的忧愤了!汹涌的失望孤独之情跃跃然于纸上。
第二篇首联之“沉沉”二字、“一睨”二字均极精警,活画出定庵“一山突起”的人格风范,可是这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不是因为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至而立之年才参与史席、距离自己的理想长途漫漫么?然则作者理想为何?古之所谓“三不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类为人艳羡者居然都不在其眼中!他所期冀的原来是一种“回肠荡气”的又与解脱烦恼的禅学相关的“情”和“才”的交融。然而,所谓“逃禅一意皈宗风,惜哉幽情丽想销难空”,诗人对禅宗真的虔信否?这只是无奈之下的遁逃而已!那些难以销除的如玉美人和如虹剑气才是他深心处想往的境界啊!作者豪气横空,可“万一”二字又透出明知难以实现的“伤心”与苍凉。中夜独坐,总不过是以“来何汹涌”开始,以“去尚缠绵”告终的罢!
尝见张远山(《齐人物论》作者之一)称李白将“愁”写得“欣喜若狂”,以为深得太白诗歌三昧。不妨也如此说,如龚自珍将“伤心”写得如此气象万千者,太白之后,亦不多觏。
咎消无妄福来宜,喜气津津溢秀眉。桂子昨方移别种,桐孙今见长新枝。
金章鱼佩须传祖,玉果犀钱梦得儿。我欲去为汤饼客,却惭未赋老坡诗。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
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
漂零已是沧浪客。
鉴湖清泚对胥山,两地相望一水间。共佩天涯太守印,犹联丹陛侍臣班。
君方白傅才何愧,我比微之思苦悭。莫把旧诗犹见诧,繁雄未必胜清闲。
舟泊浔阳夜未分,满怀幽思酒微醺。青衫词赋今还在,红粉琵琶杳不闻。
浦口荻花空映月,波心沙影暗流云。萧条江上难成寐,慷慨题诗吊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