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兴在酒,往往欢相持。所遇辄成醉,劝酬两不辞。
划然天地开,六合照心脾。荣辱共誉毁,纷纷久所遗。
古人亦已死,来者知为谁。悠悠万古心,峥嵘并须眉。
猜你喜欢
含泪坐春宵,闻君欲度辽。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曙月当窗满,征云出塞遥。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
南渡先贤迹已稀,萧然华表立山陂,
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不见海棠相似人,空题诗句满花身。酒阑却度荒陂去,驱使风光又一春。
几度作游客,客行长苦辛。愁看函谷路,老尽布衣人。
岁远关犹固,时移草亦春。何当名利息,遣此绝征轮。
江南秋尽风雨期,柔条打折漫纷披。墨菊谁家初发蓓,篱落半含霜雪姿。
不矜颜色教人爱,那露清香遣蝶知。标格自惊群品异,等闲勾得野夫诗。
明蟾屋角,照清阴如画。罗袖飘来暗香惹。爱叶分蛾绿,蕊染宫黄,端相处,可是广寒飞下。
晶帘刚半捲,红酿频倾,却忆江南共情话。仿佛小山秋,露脚吹凉,看金粟、垂垂低亚。
且把盏、花前尽俄延,怕回首、堂东星辰昨夜。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chǐ)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丹阳郡的王气黯然消沉,以往的豪华奢侈,兴盛之地,如今都已凋谢化为尘。
当地的衣冠服饰已经不再是唐朝的式样,然而父老乡亲,依然可以津津乐道东晋时期的典故事迹。
历尽沧桑的万岁楼边谁在伴月吟唱,千秋桥上有人自在的吹箫。
世间兴衰,桑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青山依然巍峨耸立,垂杨花开叶落,江水潮起潮落。
参考资料:
1、喜马拉雅.京口怀古二首·其二
京口:是江苏镇江的古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昨:前些日子。丹阳:指江苏镇江,唐代京口为丹阳郡。
万岁楼:相传秦始皇在月华山下开凿过放生池,叫绿水潭。晋刺史王恭在山上建了一座万岁楼。此楼很出名,引来无数骚人墨客,成为感怀时事、去国还乡的极佳去处。千秋桥:东晋平北将军王恭镇守京口,在城楼上建造万岁楼,下有千秋桥,寓意“千秋万岁”,并建有楼阁式石牌坊,石拱桥横跨漕河之上。
诗人登临京口,追思以前京口为战略要地,王气非凡,孙权在此建立霸业,刘裕北伐气吞胡虏,如今已经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开篇直抒,丹阳郡的王气黯然消沉,以往的豪华奢侈,兴盛之地,如今都已凋谢,变成荒丘,成为尘埃。
当地的衣冠服饰已经不再是追寻唐朝的式样,然而父老乡亲们,依然可以津津乐道东晋时期的典故事迹。
历尽沧桑的万岁楼边谁在伴月吟唱,千秋桥上有人自在的吹箫。无数骚人墨客在此感怀时事。
世间兴衰,物是人非,然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唯一不变的是,青山依然巍峨耸立,垂杨花开叶落,江水潮起潮落,静静注视着人间的兴衰变迁。
诗人登临京口,登高望远,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忆昔过往,孙吴开国建都,安邦定国,王恭建楼修桥,兵强将勇,鼎盛繁华,一派奢华;如今却繁华不再,英雄作古,一切豪华奢侈都化为尘埃,唯余残垣断壁,父老乡亲们提起往事,记忆犹新,然而服饰连相近的唐代都不一样,桥上楼边有人吟唱吹箫,似乎在诉说着无奈,世间的沧桑变幻,令人惆怅,而唯只有青山绿树和潮水,不管人间兴衰,日复一日,相伴与共。
《京口怀古》叙述了历史变迁,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慨,豪放雄浑,含蓄深沉,空明洒脱,凝练隽永,意蕴深远,回味无穷,古今对比,艺术感染力极其强烈,颇有唐诗遗风,堪称怀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