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往境常悬,历历今如此。酹酒与君言,君竟无言矣。
无言亦何伤,一瞑而不视。所痛君之家,百务从此弛。
母老女尚孩,兄棺寄河涘。疢疾罹鞠凶,百忧更无姊。
后死不敢辞,心惧难为理。我言君不闻,风马云车里。
兄弟话离情,相将应陟屺。
猜你喜欢
晚棹舣郭门,言寻旧时路。依约认门庭,蓬蒿窘行步。
虚堂阒无人,穗帐静垂素。拭目视再三,谓是见之误。
惊定欲有言,愀然怯回顾。风帘掩空房,病姊呻方寤。
惊问客何来,披帷始相晤。犹疑梦寐逢,未敢从容诉。
窗外乱鸦啼,萧瑟江天暮。
忆昔少小时,与君住此屋。日晚罢熟归,儿戏相徵逐。
掉臂游市廛,随肩分酒肉。生平寡兄弟,因以慰茕独。
如此十馀年,日月一何速。我方抱幽忧,闭户发陈轴。
君竟迫饥驱,远游营半菽。扁舟泊河桥,我默君则哭。
劳燕一以分,郊原异草木。
去年十二月,我住春申浦。与君隔一江,迟春遣轻橹。
日暮翩然来,相见为起舞。颜鬓各已苍,应识劳人苦。
金尊压葡萄,瓷盘列童羖。相对话生平,竟夕不可住。
自谓从此来,便得常相聚。意满轻别离,片帆挂天宇。
何期俯仰间,一诀成千古。
咫(zhí)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僊人白日上青冥,千载如闻月下笙。
南北万山俱在下,中间一水独穿城。
江西个是绝奇处,天下几多虚得名。
滕阁孤台非不好,秪缘犹带市朝声。
山蹊小路归来晚,暮雪缤纷。尊酒殷勤。邂逅相从只有君。
全家住处无人到,元在重云。此景谁分。万玉参差更作群。
人仰公才世吏师,更甘归老旧林池。
门阑清似当官处,心力强於少壮时。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谋犹在却因棋。
濠边风月如招隐,愿拂尘裾从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