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城山作翠涛倾,底事文书日有程。无溷我为挥吏散,独登楼去看云生。
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犹得配玄英。
猜你喜欢
遶城山作翠涛倾,底事文书日有程?无溷我为挥吏散,独登楼去看云生。
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犹得配玄英。
香靥(yè)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bìn),倚栏无绪更兜(dōu)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香脸含羞因莞尔一笑羞容随着消失,腰肢如柳条般摆动着相偎相挨地走着,春天白日太长倦意浓厚而走下楼台。
她以水面为镜子姑且整鬓梳妆。想起分别在即而倚着栏杆了无情绪,兜起脱落的绣鞋,眉目传情,懒得归来。
参考资料:
1、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174-176
柳腰:形容女子腰身娇柔细软。
兜鞋:鞋后跟脱落,以手拔起。牵系:牵引。此指眉目传情。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女子同其情人约会的过程。从赴约之前的略带羞怯,到相会之时的风姿绰约、深情款款,再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脉脉含情,整个过程都显得动感十足。
上片开头“香靥凝羞”四字言简意赅,将这位怀春少女特有的内心活动概括出来,“凝羞”形容其羞容之重,后面的“一笑开”表现出情感的变化,表明她放弃了矜持之心,转向大胆和开放。接着她走下楼台,“柳腰如醉”,借一“醉”字,既表现了女子腰部曲线的优美动人,又传达出男子的赞美之情。“日长春困”作为一个方便的借口,很好地掩饰了女子内心情感的丰富多彩,是其羞怯心理的一种体现。“暖相挨”的大胆动作,刻画浓情却不露香艳之痕,不失词品。
下片具体表现“下楼台”“暖相挨”之后的一系列动作。相见时难别亦难,两情缱绻,当然难舍难分。耳鬓厮磨之后,她以水面为镜整鬓梳妆,显得风情万种;想到即刻就要分手,她又显得情绪低落,兜起脱落的修鞋。最后一句,将她不愿离去,不肯别离的心理,用“眼边牵系”的动作来表现,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含情脉脉,情丝缭绕,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首词刻画怀春女子的内心世界相当成功,从表现手法上分析,这主要得益于次日善于利用描述人物动作一表现心理的侧面勾勒的笔法。作者特别注意捕捉恋爱中的女孩那特有的娇羞而又含情的动作和神态。通过“香靥凝羞”“柳腰如醉”“照水”“整鬓”“倚栏”“兜鞋”“眼边牵系”这一系列动作和表情的刻画,那位沉醉于恋爱中的女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滨海鱼盐市。笑无端、行踪落落,逢君于此。一片西风吹栗冽,记得彦升儿子。
曾身着、练衣如是。且喜他乡多地主,好拚他、日日如泥醉。
身与世,都休思。
昨来又动分张意。望苍茫、蒹葭水阔,蒲帆雨细。到日郡城应有遇,莫遇揶揄路鬼。
最此物、堪憎欲死。若遇当年遣老在,念而翁、才笔群相畏。
或与汝,论先世。
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誇竹楼,剖竹俛仰相绸缪。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燥轻易焚如。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数椽破屋亦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
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危栏倚遍都无寐,只恐星河堕入楼。
物老而伤群籁发,我生之后百忧逢。悲哉倦客承秋气,倏尔澄江失旧容。
丹灶不期倾宿汞,碧山何处听霜钟。深藏那见东柯谷,只索寒城望夕烽。
钜德元功凤应韶,屏风隔坐翊昌朝。
星辰循轨三阶正,钟鼓重新一气调。
活国工夫归断断,炼形真一已飘飘。
芒鞋门下尘埃客,拔宅惟看上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