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标昔辨命,流落多愤辞。邅迦十年间,才地良可悲。
人生贵达志,富贵非我思。仰观苍天云,舒卷任汝为。
猜你喜欢
藤箧纷披拥蠹筠,日开黄卷代谈宾。
一经皓首心非悔,枉是无言对斲轮。
低花树映小妆(zhuāng)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yīng)鹉(wǔ),思量何事不回头。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
参考资料:
1、朱金城,朱易安著.国学经典导读白居易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01:202
2、孙琴安.唐人七绝选.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08月:155
3、丁敏翔,白雪,李倩.唐诗鉴赏大全集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8:420
4、李霁野.李霁野文集3: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03:371
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
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思量:思忖。
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是青年女子,并且交代了地点,其余都是对女子的刻画,通过“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静态描绘,展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一幅始终处在低气压中的画面。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点点的愁一下就进入了主题的表达层面。写出了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但后二句,也是少女在此情此景对愁思的回应,最妙是“思量何事不回头”这句,给全诗带来了重重叠叠的神秘感。结尾没有说明其“愁”的原因,只是点出一句“思量何事”,引得读者自去联想,这虽然是出自于艺术方面的考虑,但也正因其“愁”才更容易惹人去联想,因为关于女性悲愁的经典语境早已确立并成为了传统。至于究竟为了何事,作者没有明说,这正是供读者体味的地方。但聪明的读者已可以猜到是伤春伤别,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此诗虽然显得比较纤巧,但也说明了作者观察人物的细致。
这首诗既写春愁,又刺春愁,对只会冥想不会寻求解脱春愁办法的人进行讽刺。另外,全诗不仅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对女性自由幸福快乐的渴望与追求,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渴望与追求为何不能出现的隐性思考。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问奇字,时斋示江南好词,纪前夕之事,辄次韵行锦归来,画眉添妩,暗尘重拂雕栊。稳瓶泉暖,花隘斗春容。围密笼香C95C霭,烦纤手、亲点团龙。温柔处,垂杨ED51髻,□暗豆花红。行藏,多是客,莺边话别,橘下相逢。算江湖幽梦,频绕残钟。好结梅兄B7AF弟,莫轻侣、西燕南鸿。偏宜醉,寒欺酒力,帘外冻云重。
粥饭随缘类出家,小瓶汲月自煎茶。浮荣等是蕉中鹿,薄俗堪怜井底蛙。
南亩半栽元亮秫,东陵多种邵平瓜。青鞋布袜相随去,九陌红尘任没车。
绕屋青山锁白云,其人如玉已埋沈。
瘦筇未扫往来迹,遗墨半存长短吟。
有客不堪频堕捷,此生无复见知音。
天寒日短凄凉甚,老眼皇天照此心。
一重洗尽一重生,尘垢昏人不自醒。会得栽茄种瓜意,始知松竹本来青。
鞍马雄豪,搢绅驰骤,几年都付寻常。边城岁晚,莲幕锦生光。
得意尊前一笑,遐冲具威凛秋霜。人谁似,胸怀豁落,温雅更文章。
从军真乐事,功名那问,故国他乡。笑熊非渭水,龙卧南阳。
从此鹏程高举,快天风万里无妨。回首怅,穷途狂客,摇荡叹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