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
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驿颜。
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
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
附火财须臾,揽辔复慨叹。
恨不以此劳,为国戍玉关。
猜你喜欢
栖乌飞绝。绛(jiàng)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diàn)眠清樾(yuè)。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绛河:即天河。簟:竹席。樾:成荫的树木。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蒲觞宿醉尚厌厌,午枕薰风散黑甜。楚畹孤芳仍旧好,尧庭开荚有新添。
攻医谩蓄三年艾,用世浑如六日蟾。百炼青铜闲拂拭,匣中尘垢不相沾。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秋尽凉风渐觉寒。村间厨冷且加餐。霜花窥户色殷丹。
镇日无人好磨墨,非时世媚笔头宽。任君图画画图看。
簟捲清湘寒影皱,香逼蜂须透。花信忆金盘,密约虽迟,倾国还依旧。
玉栏风露端阳后,尘土淹衫袖。几日费清醪,强欲留春,又怕因春瘦。
参禅得味咸齑淡,学道忘忧苦笋甜。石镜与时为显晦,汤泉涉世有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