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无限好,况此林馆鲜。画图伊何人,能传淇澳天。
我家实咫尺,常对此中贤。泉石坐潇洒,图书富丹铅。
高文述前辈,精灵三百年。潜思极今古,万象窥云烟。
饥溺有素抱,声名每相牵。出处亦偶尔,沧桑又纷然。
郁此世界悲,忍以独善全。江河逝不返,冰霜寒已坚。
侧闻故山思,修修梧竹前。惟竹有高节,惟梧荫清泉。
萧萧明月夜,泠泠太古弦。题诗意不宣,待赋归来篇。
猜你喜欢
浮生车马易西东,邂逅相看醉颊红。失喜却愁诗作祟,推愁犹喜酒书功。
秋老水风吹浩荡,夜深山月照朦胧。年来墨客惊无几,四座当回正始风。
穿江慨秦守,瞻岷怀子长。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
千载志尚友,百里职劝相。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
笼石饱冬霁,云车喧春阳。经始愧前哲,悯劳得仇香。
选胜山水窟,浣我冰雪肠。飞幰集诸彦,引睇周八荒。
暖翠凝黛面,晴云抹川梁。清歌劝引满,佳趣殊未央。
举头万仞雪,中有千斯仓。采薇亦劳止,薄敛恐未遑。
何当洗甲兵,无以累庙堂。文移宽郡邑,靴鞭却藩方。
源清流乃浚,叶瘁根必伤。念此意惝恍,凭高歌慨慷。
不如邀飞仙,更与釂一觞。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j教频梦见!(教一作:交)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近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这实际上写出了睡前的慵懒情态,比直接写还要形象生动。这么慵懒的原因作者也没有明说,却来了句“睡觉水精帘未卷”(“觉”这里是睡醒之意;“水精帘”即“水晶帘”),还是一幅慵懒样儿。大约女主人公还未及睁开惺忪之眼,檐前燕语就闯入了她的耳膜。这燕语还不是孤燕独吟,而是双燕呢喃,当然是甜腻腻的。孤燕令人怜,双燕令人恨,这正是深闺思妇的独特感情。所谓“最恨应是檐前燕,故向愁人作对语”,大约就是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然而这些作者全都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了。白描手法之妙,也正于此等处可见。
“双语燕”完全将主人公的慵懒情态解释清楚了,而作者却还在继续写她的慵懒。她睡前连门也懒得去关,是虚掩的,而且一扇闭着,另一扇半开半闭,这说明是昼眠,而不是夜寝。“金铺”是金做的铺首,用以衔门环,常是龟蛇兽形,这里用来代指门。正是在这“昼眠初醒未惺忪”(杨万里诗句)的一瞬间,主人公还未下床,就通过半掩的门缝,看见了千片落花红满地。落红是值得同情的,然而相思难解的女主人公也是像落红一样值得同情的。销魂当此地,她不由得自言自语了:“早就为你害相思害得肝肠寸断了,怎么能忍心只教我在梦中与你频频相见呀!”“相思”——“肠断”——“梦见”,这就是女主人公长期经受的感情历程,而作者却把它分作两层写,先说“相思肠欲断”,再说“频梦见”,且加上了“忍交”(“交”即“教”)二字,是爱,是恨,也是怨。爱、恨、怨已经搅合在一起,分不清,理还乱,而她如此慵懒也就理所当然了。
经略江南开幕府,曾因三语辟刘郎。千金海上求骐骥,五色云间识凤凰。
思入金茎秋滴露,行随玉节昼飞霜。还朝定上平南策,应从夔龙到建章。
黄河西来昆仑,小复前汇玉关。自是白羊楼烦。汉将所筑城,犬牙其间。
敌阑入之不休。橐驼騊駼牦牛。控弦穹庐四周。自我失新秦州。
与敌杂治共繇。
大夫大夫,曾君忧虞。人吏买马具车。诘朝慷慨就途。
上请誓剑玺书。
咄嗟大夫,不睹长安之城,武安魏其。日夜引绳龂龂,千金偏行奚为。
金吾白发之赫哉天威。
咄嗟大夫,不见兵出玉关,乃见藁街之西,不悬郅支,乃悬大夫。
万水东流,鱼西上钩。谁独为敌,人快私雠。咄嗟大夫,乃为相君快其雠。
咄嗟大夫气尽,不复欢谣。离离山下苗,托荫山上桃。
风吹桃根堕,苗行代桃焦。可怜生无常,生死借人骄。
昔有苏耽君,丹成不肯去。乞取巴中老龙唾馀核,化作江陵紫霞树。
凿井苏君陂,下通长桑所食之上池。一杯复一叶,千人万人却杖归。
其后八百年,陆翁手种树,乃是翁家郁林太守之所怀。
聊采仙君名,用以颜其斋。翩然渡淮水,不忧此树化为枳。
卖药长安中,携壶汝南市。交州薏苡让功力,魏苑葡萄失颜色。
丹苞琼瓤崖蜜寒,坐令消渴蠲文园。何以报汝披琅玕,云舒锦粲龙虬蟠。
更后百馀年,有孙髯参公。笑谓王子,腐史何庸。木奴千头,以当素封。
宁如宝此卷,洞庭秋霜箧笥中。
不贪芳饵譬何鳏,遥寄冰心在市阛。银鹿烹云供醉石,樵青祭雨告烟鬟。
交多四海伤无友,魂到三生展有颜。陵舄郁栖随所化,名山香草岂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