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外竹萧萧。不似芭蕉。却似芭蕉。一样秋声两样秋。
抛书闲就窗纱坐,道是无聊。不是无聊。烛已成灰意未销。
猜你喜欢
爆竹损清眠。道是新年。才过新年。正月刚刚廿五天。
拥衾闲共灯儿伴,人在梅边。春在愁边。隔院无端弄管弦。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参考资料:
1、李济洲.全唐诗佳句赏析: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引用日期2012-06-20].
3、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吴功正;琵琶声声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花非花:麦子-《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句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是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匪才焉敢厕儒流,光宠频烦误我侯。从昔斗筲何足算,愿均慈造遍林丘。
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
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气涌扑炱煤,波澄埽纯漆。
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
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
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端岩持碧简,斋戒挥紫笔。
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雨压杨花路半乾。蜂遗花粉在阑干。牡丹开尽正春寒。
懒品么弦金雁并,瘦惊双钏玉鱼宽。新愁不放翠眉间。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此公。
典刑前辈近,气概古人同。
抵掌谈如在,掀髯笑已空。
堂堂宁复见,萧瑟九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