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往长留楚汉纷,鸿沟此日亦中分。止戈欲限幽并界,班马求全冀察军。
东去江流终未厌,群飞海水直如焚。危邦横议消沈尽,伏阙诸生更不闻。
猜你喜欢
行李张皇道左看,九家十室半凋残。偾兴坐恐民先敝,牵率行忧国苟安。
不瞑钟山灵爽在,无愁辱井泪痕乾。延韩那是苞桑计,玉碎山河古所难。
沈舟破釜竟如何,直北关山一梦过。党敌犹思盟白水,寇深始欲保黄河。
相惊腐鼠支离国,争出游鱼泛滥波。唤起东南雄秀气,长江饮马倚铙歌。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pí)杷(pá)一树金。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
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乳鸭: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枇杷:植物名,果实球形,成熟时呈金黄色。味甜,可食。
《初夏游张园》属于田园诗,色调明丽,气氛热烈,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这首诗写的是江南初夏时人们宴饮园林的生活情景。
题日“游”字,自然点出了诗人赏心悦目、情致勃勃的感受。张园的风光夺目生辉,引人入胜。“乳鸭”在时深时浅的水中戏游,“熟梅天气”似阴似晴,在诗人的眼里都是那样的富有情趣,增添了无限的游兴。诗中“半”字用得精妙,状写天气忽阴忽晴、变幻莫测的特点,至为准确;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迷离恍惚,朦朦胧胧。一树一树的梅子,熟透了,红褐色,硕大果.样子很是令人垂涎。
春末夏初,梅雨季节,江南的天气似阴还晴,变幻不定,那些机灵活泼的小鸭,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跳下水塘,不管水深水浅,自由自在游乐。池塘清波粼粼之上,游动着一个个淘气调皮的小精灵,池塘似阴似晴的上空回荡着嘎嘎欢叫的声音,好一派欢快、热闹的景象。诗人被张园的风光陶醉了。
诗歌前两句里,通过“乳鸭”、“熟梅”等景物,逼真地描绘了初夏的景致,读后使人感到真实生动。
一个“醉”字不仅状写果农欢饮至醉的情态,更折射出人们幸福快乐的心情。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他们勤劳能干,经营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焉能不醉?同时从读者、诗人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醉”字,其实也流露出诗人、读者深深地被果园的气氛所感染,满心欢喜、无比幸福的感觉。“一树金”这种表达属于超常搭配,本来是一树枇杷,颗颗饱满,金黄灿烂,耀眼生辉,令人垂涎,诗人形象描绘为“一树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树金子,一树丰收,一树欢悦。快乐洒在枇杷树上,欢笑回荡在果园上空,果农们欢天喜地,心花怒放啊!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满足和幸福。
诗歌三、四两句就描写了果农丰收欢乐的生活情景。每一座果园都在庆贺丰收,那满树金黄色的枇杷,带给果农无限欢乐。年成好,果园丰收,理当庆贺,偌大园子,到处是欢笑的声音,到处是陶醉的笑容。
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富足是诗歌要表现的主题,这首《初夏游张园》,诗人用心用情,用欢乐、用幸福感染和陶醉读者。
清吟思涌似回澜,家数他年比务观。歌舞丛中知散易,功名纸上要留看。
吹残柳雪寒仍在,数尽花风春欲阑。好景纵多公不饮,谁论曲糵向江干。
我作送行诗,劝终铺美意。吾君方急贤,侍从有虚位。
两府多故人,东阁欠奇士。如送郑尚书,韵必以来字。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子方誇小隐,我亦爱深居。出补登山屐,归携带月锄。
旋沽新漉酒,聊驻故人车。有此幽栖乐,虽贫亦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