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烟消大地平,海洋扶月上瑶京。山河影射千门静,城阙光涵太液清。
霜静高旻流素籁,风微小阁敞新晴。邻钟欲动光初满,萧瑟还惊离别情。
猜你喜欢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先人有高栖,遗我端居室。幸无丧志物,塞楹简编集。
皇王植丕训,子氏张万术。闭关断来鞅,庶以究昕夕。
昔子往恒山,仓卒不我辞。朅从恒山至,鞶绖何累累。
素室曜朱火,哀哀读丧仪。一读一长号,再读声转悲。
咄嗟荼苦心,逝者宁见知。
卧病荆南伤客心,井梧埤竹助萧森。开窗忽见昏星变,隐几遥悲序火沉。
南忆佳人香雾远,北招仙侣綵云深。萱花棣萼秋虚映,吟倚孤亭思不禁。
楚粤风烟此地分,南迁词客不相闻。枫林落日空悬梦,浊酒狂歌拟对君。
百口移家经涨海,几行归泪湿寒云。武陵一曲堪惆怅,莫更殷勤老汉军。
天净雨初霁,草木相新鲜。碧水萦低槛,好鸟鸣树间。
浮云薄太虚,去去亦何閒。开轩挹苍翠,秀色凌盘餐。
疏松动凉飙,萧然开我颜。况有忘忧物,重觞累我前。
放情遗滞虑,良会非偶然。落日散孤霞,墟里明炊烟。
何当复相寻,披襟弄清泉。
僧楼听雨,厌花侧虫鸣,好秋过半。记得微醺上画桥,十五雏姬回看。
柳掩筝床,风吹舞帐,的是秦淮岸。归来闲叹,凉杀也无人伴。
荡子青衫失意,转眼江山,便把三春换。药圃糟丘计未成,何况罗襦粉汗。
月落城乌,露沾宫草,旧事君须算。且留残梦,莫被邻鸡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