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庐峰下,终朝理素琴。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
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
猜你喜欢
何日
江光开初霁,山云未全敛。
轻烟尚栖花,积雨犹在藓。
携屐遵回麓,援萝上修岘。
环林何透迤,磴道几回转。
游心自忘罢,策足乃知蹇。
含章乐丘园,耽隐易台铉。
顿使昔念舒,乃得今抱展。
将寻出世人,一往不复返。
故人违我久,千里慰相思。尊酒成山瓮,笼鹅到墨池。
青山荒草径,暮雨落花时。赖有春洲雁,南来可寄诗。
向西园、花飞一片,早已伤心春去。残红落尽更如今,难把流光追数。
留不住。征鸿影、黄沙紫塞秦关路。从谁寄语。道有人独对,雨打梨花,看黏泥飞絮。
倩流水,欲觅芳踪还误。津头风雨深妒。凄凉庾信江南赋,难向无情天诉。
为楚舞。流不尽、楚歌血溅阴陵土。寸心知苦。望万里荒烟,一蓑渔艇,渺渺无归处。
年来肠断秣(mò)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cán)秋。
秣陵:南京古名。梦绕:往事萦怀。
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王士禛以扬州推官奉命至南京谳狱,居河侧,感秦淮旧事,作此组诗,抒盛衰兴亡之感。诗流丽悱侧,情韵悠远。原作二十首,《渔洋精华录》删六首。此乃组诗之第一首,写作此组诗之缘由,奠定了组诗风格哀婉的基调。
此诗以乐景抒哀情,由“肠断”两字可知作者怀着悲伤凄凉的心境来到了秦淮河边,虽是“雨丝风片”的春日,但在绵绵的细雨中,在潇潇的春风中,作者只感到了对秦淮河今昔对比的无限悲凉,浓艳的春光也安慰不了如残秋般的内心。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凄凉萧条的哀伤感怀之情。
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傍。
寂寂闽山余旧隐,忆君时到读书堂。
先生巢许流,远志在箕颍。
由来天机深,遂使尘事屏。
云霾山径长,草没柴门静。
相逢冬日暮,共语寒夜永。
照暝然枯松,漱泉{左襫去衤右斗}暗井。
虎啸谷风生,猿啼霜月冷。
潺湲瀑泉声,寒乱高杉影。
藐焉豁尘襟,颇若异人境。
明朝还别君,寻幽过他岭。
他日拟重来。同采春山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