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人能到,相看已是仙。云中还有路,山上似无天。
真觉吴门近,初惊海域偏。未知重岭外,何处是幽燕?
猜你喜欢
遥遥西郭门,出宿三十里。禾稼盈秋陇,中田饶夏水。
时惊野凫飞,半夜相催起。朝辞重邱城,暮投邯郸馆。
稍听赵人讴,始觉海乡远。却送先归人,家言夜缱绻。
矗矗神头岭,直上何崔嵬。晓度吾峪关,霜月正徘徊。
长兄骑马至,稚子亦先来。上下留山亭,望见五龙山。
山中多松柏,郁郁浮云端。自我居潞城,方暄已殂寒。
扰扰牛车鸣,日暮浊漳曲。我行长子道,往事纷在目。
昔人不可作,荒居白日速。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参考资料:
1、钱仲连钱学增.清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85:393-394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降临。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山转疑无地,人家近隔村。野田秋穫闹,冈路晚行喧。
川净云生石,溪平水到门。偶寻高士隐,相见遂忘言。
谁人剪下碧梧枝,误落西风粉墨池。立断小禽飞不去,朝阳何事凤鸣迟?
夜半扁舟出洞庭,客帆初挂早潮平。
社风才起海鹰至,岚雾未收江鹄鸣。
吴岫乱云擎古塔,楚皋寒叶拥荒城。
垂虹桥外天连水,无限别离生杜蘅。
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
微吟还自喜,不饮信徒然。
陶亮贫非病,孟嘉醒亦颠。
相看莫相夭,与尔各当年。
积雨衣裳湿,愁人是麦田。泥将深没马,雾欲堕飞鸢。
爨火劳薪尽,家居老屋穿。墙根杂蛙蚓,拟买系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