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复先生城南住,驱马东寻铁牛渡。剥啄空林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径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猜你喜欢
陶令移居处,城南住几家。荒村隔溪问,茅栋晓林遮。
对酒心还壮,论诗日又斜。不愁回路晚,明月戍楼赊。
诸老襟期三十年,看花杖屦又栖禅。春风不断斯文意,嘘拂衣冠著一边。
催榜渡乌江,神骓(zhuī)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乌江:一作“江东””
君王:一作“吾王”。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这两句,写的是兵败后的项羽把乌骓送与他人,而乌骓马却依恋故主,故而“泣向风。”这两句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自古以来,一直是骏马配英雄,但项羽此时已经是英雄末路,因而他才要将乌骓马送人。这就说明了英雄与骏马也始终不能长久相伴。“泣向风”既写出了乌骓马对故主的眷恋,也写出了对项羽英雄末路的境遇的悲怜。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两句表达了对乌骓马今后状况的同情。是作者代替马说出辛酸的话,充满着无限悲情。英雄已逝,乌骓马失去了知己,充满无处依托的迷茫。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呢。李贺一直自诩为“唐诸王孙”,觉得自己应当担当起护国安民的重任,而且,他十分聪慧,少年得志,自负甚高,但科举和仕途却十分坎坷,得不到重用。这是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实际也是写他自己。作者有如乌骓马的才华,但却苦于没有像项羽这样的英雄来发现自己,重用自己。作者是英雄,却找不到能重用自己的明主,表达了李贺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感。
汉江堤畔草芊芊,蜡屐登山醉欲眠。天际香垆君自见,可能身染玉京烟。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昆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
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
群雀岁寒保聚,两鹑日晏忘归。
草间岂无余粒,乔地风号雪飞。
孙郎惜春句,平澹古未闻。譬如春江波,因春自成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