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夜合势如云,沟壑宁知过去身。满腹经营尽膏血,那知通夕不眠人。
猜你喜欢
八月江湖风露秋,时闻脱叶下梧楸。
离离斗柄西南指,烂烂天河今古流。
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
百城已共丰年乐,一老犹怀卒岁忧。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羡君方寸最澄清,何必沧浪更濯缨。玉麈纵谈聊入幕,锦衣归养自专城。
交情久似乔松茂,诗兴浓如皎月明。阅味来章佩勤好,却惭尘耳听咸茎。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shà)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yú)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gé),忍便花飘泊。消(xiāo)得一声莺(yīng),东风三月情。
为了留住将逝的春天憔悴不已,黄昏,雨来催归黄昏的时候,深巷中卖着的樱桃,在雨后显得更加娇艳。
含着眼泪,独自看着那落花飘飘。忽闻一声清脆莺啼自东风中传来,思绪又触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温暖的印记。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72页
半霎:极短的时间。雨余:雨后。
阁:含着。消得:禁受得。三月情:此处或谓暮春之伤情,或别有隐情,所指未详。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之作。
该词上阕,词人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意境凄凉。通过对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樱桃、东风中的莺啼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深情。词首句起势不凡,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辗转憔悴的情感基调。起首二句营造了一种与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相类似的氛围和心境:同样的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
下阕,词人由怜惜转为伤怀。“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是倒装句。词人实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飘零凋落了,夕阳黄昏之中,他只得泪眼盈盈。而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声黄莺的啼叫顺着东风飘忽而至,唤起了词人对二月阳春的深情。末句,“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消得”本来是经受得住,这里谓无法经受,因为这一声莺啼。唤出了“东风三月情”:此处“三月情”应指惜春之情,但此词似含有一段隐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实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诗人的心痛处。
全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感怀之情,该词延续了词人一贯的悲愁之风,这种不事雕琢的凄凉愁苦之情最能触动人心。
白差乌鬼作鹧鹚。
吾闻烈士仗忠信,出入鬼神皆避逃。维彼小人鬼所狎,祟异皆自不善招。
晦之履行并仁义,常揭名教为己操。天将大任预连蹇,薄宦南州初折腰。
劬劳戴星出视事,冒突瘴雾匪一朝。浸淫不制偶成疾,愁卧漳浦拥敝袍。
有时体燥似灼火,愤怒索笔为长谣。句中有意谴疟鬼,词气凌铄吏部高。
予窃料君所守正,彼鬼何者能为妖。幽明路异不相忤,有疾自是疏摄调。
强饭进药姑自爱,勿惑异说心空摇。菊花未落迟君出,犹可共醉樽中醪。
文季休歌子夜来,渊明自拆瓮醅开。举觞月与春挑战,得句人惊天假才。
尚友谁能追北海,寻真吾欲候东莱。何时晤对安心竟,拂落菱花不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