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鱼时出浪花雪,短鬓凉吹水面风。远客行船秋色里,谁家吹笛月明中。
猜你喜欢
蝉(chán)鸣空桑(sāng)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sài)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jīn)夸紫骝(liú)好。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老人见桃花,悟者有灵云。
我见亦有悟,花前饮玉醺。
可怜南北家,论说事纷纭。
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由梅且翩翩,溪柳向婀娜。
群行欲何诣,僧屋惟所可。
连朝谩蕲尔,作意终败我。
此事且复然,吾生信多坷。
白铜鞮侧花迷坞,解佩江边柳拂青。
苍松偃盖覆吾庐,俯视澄潭可数鱼。
风到乍回流去叶,萤飞时照读残书。
西山拄笏气应爽,北海开尊坐未虚。
游屐转从云畔入,朱门寂寞近何如。
鲸浪粘云白,狼山隔岸青。鸢来方跕跕,鸿去忽冥冥。
欲济江程险,先祈海若灵。贾胡相习俗,抛掷有残经。
几年不到昼桥西。路依稀。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笛声何处悲。故人不见梦魂迷。草萋萋。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相思无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