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安樵爨,秋烟满桂丛。祸因贫贱少,诗到乱离工。
有妹音徽隔,诸儿起卧同。数畦乌口稻,满待熟天风。
猜你喜欢
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
竹底秋光薄,墙根朝日暄。稍通邻曲好,深荷野人恩。
细雨菰生米,新霜芋长孙。加餐向茅屋,醒眼看乾坤。
我有龙门桐,斲为绿绮琴。一弹别鹤操,再理孤鸾音。
中含太古意,调高思弥深。此曲知者寡,山空月沈沈。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这诗的作者就是老幼皆知的郑板桥,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同情人民疾苦,常借竹石来题写自己的性格。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性格的写照。诗的大意说: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负剑追陪礼乐卿,五云三诏许陈情。御筵稽古经初辍,客路逢秋梦亦清。
铃索不惊萱草舍,版舆欢度剌桐城。槐轩寂寞斋居里,其那孤吟百感生。
万井苍凉欲曙天,禁钟声断佩声联。云浮玉辇霞裾降,风动金莲宝炬然。
四国龙飞清穆世,群工虎拜太平年。吾王不倦宵衣念,国祚遥知永永传。
忆昔争游曲水滨,当轩下马入锦茵。
如今不似时平日,风起杨花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