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鸣玉上青霄,银汉清秋转斗杓。北阙飞龙天杳杳,南云归雁路迢迢。
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水竹清虚好真馆,刘安有赋为相招。
猜你喜欢
楚乌垂天翼,荆璞连城珍。三刖终见赏,一鸣始惊人。
釂君大白为君醉,黄金渐轻士渐贵。丹杨解唤孝廉船,御史难胜文学议。
江东才彦何纷纷,自言健笔俱凌云。由来士简能工速,莫作词场第二勋。
东京养士弘开馆,西廨怜君别寓居。经析高谈掌故后,诗成新体建安馀。
暂修孔相门前刺,定得中郎座上书。独有乡心千里共,淮南秋水报双鱼。
老至惜离群,时来此送君。三山吴地尽,一水楚江分。
率敏工题赋,衡思善属文。犹怀壮夫耻,直欲树奇勋。
负箧诸孙远,神山望眼中。高楼花萼感,俗物马牛风。
健饭不知老,佯痴久作翁。关怀唯一事,百岁树人功。
紫燕黄金瞳(tóng),啾(jiū)啾摇绿騣(zōng)。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lì)白猿公。
珠袍曳(yè)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紫燕这匹骏马有着黄金色的眼珠,马嘶鸣时摇动着它颈上那美丽的绿色鬃毛。
它一路奔驰,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长安洛门。
年少时学习剑术,剑术高超,白猿公败在少年的手下,飞上枝头化为一只猿猴。
少年穿着饰有珠宝的锦袍,腰间插着匕首和吴钩。
他自小一个人就有万人的英勇,如今腰间插有宝剑就更显雄风了。
与豪侠剧孟结为好友,二人一见如故,一同去新丰畅饮美酒。
少年志气豪猛,哪怕在都市中,杯酒之间就可以结束一个人的性命。
不要说易水寒冷如冰,看看今日白虹贯日,如此晴朗。
只可惜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徒然死在秦宫之中。
像秦武阳那样的人如同死灰一样,跟他这样的人结交朋友,事情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紫燕:骏马的名称。啾啾:马的鸣叫声。
洛门:指洛阳城门,汉代的长安城门。
凌轹:欺凌,辱蔑。白猿公:这里运用了典故,越国的一名女子善于剑术,在路上遇见了一名老翁,他自称袁公,与女子比试剑术,没有胜利,而飞上树,变成了一只白色的猿猴。
吴鸿:宝剑,吴钩的代称。
剧孟:人名,汉代洛阳人,著名侠士。
日贯虹:白虹贯日,形容志气威猛。
舞阳:指秦武阳,是荆轲的副手,见到秦王后特别惊恐,让秦王有所察觉。
诗人一直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雄心,但总不能如愿,于是在无奈中不期然发出不平之鸣。这首诗就是此种情况下的心声。
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超过白猿公,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他剑术高强,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发出了愤恨激越的郁闷不平之鸣。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马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平明”写少年在白天骑马相互驱驰,在洛门东结交朋友。接着,“少年”两句写其剑术超过传说中的白猿公,突出其剑术之高超。
接下来八句写其纵横江湖之勇猛形象。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最后几句借荆轲刺秦事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一般的咏叹荆轲刺秦的诗不一样的是,全诗没有出现荆轲的名字,但“缺场”的荆轲事实上是诗中的主角——诗人自己。诗人批评谋划行刺秦始皇失败的燕太子丹,是因为他没有给荆轲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身手的条件,反倒找来一个进入秦宫就面如死灰的秦舞阳,帮了倒忙,给剑客造成干正事的掣肘。
这种批评正好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版舆当日到莆阳,盛事于今语未央。
教子延师如学校,挥金提路作康庄。
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秦名。不知酝出长平祻,尤说当时击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