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东海之上有十洲,群仙出入洲上头。瑶花琪树聚麟凤,不与尘世同春秋。
吾池不啻涔蹄水,孰谓蓬瀛敢相拟。独怜亦复椭双洲,云霞嶪岌烟波里。
飞桥子午凌空虚,朱阑绿柳阴扶疏。亭台倒影山色好,四顾弥望皆芙蕖。
清风为宾月为友,但恨不将池变酒。恍如乘槎泛天河,又疑身在无何有。
从知云海空复空,仙凡一笑将无同。浪游不必访弱水,人间亦有蓬莱宫。
吾侪小人可惜无仙骨,由来二洲不是池中物。
猜你喜欢
祸水流来汉火亡,白头宫女恨昭阳。
至今人见飞来燕,犹为君王暗断肠。
杪(miǎo)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mí)鹿。
秋末大地铺满浓霜寒露,清晨起来行经幽深山谷。
片片黄叶覆盖溪上小桥,荒凉村落只见一片古树。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深涧泉水若断若续。
我久已忘却技巧心计,为何仍然惊动了麋鹿?
参考资料:
1、萧枫.《唐诗宋词元曲·卷二》.北京:线装书局,2002:570
2、不详.《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集(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567
3、李志敏.《中华智慧教子经典全书·卷三》.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99
4、孟二冬.《韩愈柳宗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207
5、杨竹邨.《柳宗元诗选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44
6、杨箫.《历朝田园渔樵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7
7、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78
8、王松龄,杨立扬.《柳宗元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2
杪秋:晚秋。杪,树梢。引申为尽头,多指年、月或季节的末尾。幽谷:幽深的山谷。
覆:遮盖。唯:只有。
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疏:稀疏。寂历:孤寂,这里指花不繁茂。历,单个。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微:指泉水很小。
机心:机巧之心,奸诈之心。何事:为何。麋鹿:又名四不像,一种珍奇动物。
首联写诗人在晚秋时节,冒着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里行间流泻出一种跋涉之苦。其实,诗人现实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首句的“杪秋”本已点明季节,但作者却仍嫌不足,在句尾又以“霜露重重”加重笔墨,进一步渲染了秋之已深。次句的“幽”字,则是强调了诗人所行山谷远离市井,幽深僻静。
接着,具体写经荒村所见。厚厚的黄叶覆盖着小溪上的桥面,荒村唯有古树处处可见,寒天的野花,稀疏零落,大地更显得空旷。山谷深处的泉水声微流缓,水声时断时续,更衬出大地的寂静。几句诗,写尽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给人以衰败、寥落之感。
诗人处境险恶,眼前如此萧疏荒寂的景色,很自然地触动了他的身世之感。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曾这样说道:“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也想驱除胸中的郁闷。可是,今天南谷之行却没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轻松,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独落漠之感。诗最后写的“机心久已忘,何事晾麋鹿”,表面上的超脱放达之态,实际上却反映了欲遣愁绪而不能,从而愁上加愁的心境罢了。
全诗紧扣题目,以标题中的“荒”字笼盖全篇,使诗人笔下的画面,涂上了一层惨淡之色,霜露、幽谷、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和幽泉,无一不在它的笼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处处不离“杪秋”这个季节,使景物都具有浓厚的时令特色。
诗人笔下的景色写得真实、自然,同时又处处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憬。诗人特有的心境与眼前寥落衰败的景象相互交融,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粉箨双双脱,修篁两两高。同心齐管鲍,并节汉萧曹。
寒岁霜威禦,炎天暑气逃。此君真可异,吟绕不知劳。
三月既望出北郭,草堂樽俎特风流。戴花一任巾帻岸,酌酒且将车辖投。
肮脏倚门徒自惜,慵疏与世岂无谋。青春正好莫嫌晚,取次习家池上游。
翟相持短丧,除服起视事。皦皦刘司徒,复明先王制。
侃侃富韩公,千载伸兹谊。嵩之触众喙,不能保其位。
念非衽金革,谁当使弗避。亡论权君亲,为君者谁氏。
一篇故相迹镵邱,乞和而今遍贵游。谲委欲翻千尺瀑,嵚岑更上一层楼。
再传木石完无恙,五载云烟驶若流。此境此人殊足乐,斯文斯画迥生愁。
志士不得老,多为直气伤。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文星落奇曜,宝剑摧修铓。
常作金应石,忽为宫别商。为尔吊琴瑟,断弦难再张。
偏毂不可转,只翼不可翔。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此义古所重,此风今则亡。自闻丧元宾,一日八九狂。
沉痛此丈夫,惊呼彼穹苍。我有出俗韵,劳君疾恶肠。
知音既已矣,微言谁能彰。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哀歌动寒日,赠泪沾晨霜。神理本窅窅,今来更茫茫。
何以荡悲怀,万事付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