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忘九重渊,珠从龙颔得。仁忘千金躯,手探虎口骨。
兽或复其性,其祸不可测。驯扰亦何术,贵在道与德。
猜你喜欢
高才名价欲凌云,上驷光华远赠君。念旧露垂丞相简,感知星动客卿文。纵横逸气宁称力,驰骋长途定出群。伏枥莫令空度岁,黄金结束取功勋。
绿艳闲且静(jìng),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qǐ)知心。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参考资料:
1、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745-746
2、张天定.花鸟诗词欣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2-43
3、郭绍林.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唐五代牡丹诗词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377
绿艳:指碧绿鲜艳的叶子、闲:通“娴”,文雅的样子。红衣:指红色的牡丹花瓣。浅复深:由浅到深。
愁欲断:形容伤心到极点。心:牡丹花内心所想。
“”这两句先侧重写牡丹枝叶的状态和花的色彩。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开首这两句,诗人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这两句是写“牡丹仙子”的内心世界,说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为牡丹花与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
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
春云冷压渡头槎,春色晴翻浦际沙。
并浴鵁鶄依水柳,成围蝴蝶舞江花。
富池军额无全籍,治邑农功有几家。
指日并驰天路去,莫挥客泪苦悲笳。
风风雨雨,凄凄恻恻,阵阵声声悲咽。朝来便觉夏衣单,莫又是、清秋时节。
斜阳冉冉,长空漠漠,数点残霞明灭。绿杨萧瑟怕西风,更何况、春来病叶。
天孙云里散支机,飞坠人间分外奇。
勾引芳尊留客醉,栽培玉粒疗民饥。
幅巾篱落寻梅处,一舸江湖钓月时。
妙处惟诗可摹写,却怜老去不工诗。
野塘风紧涨涟漪,桃李春寒发尚迟。山色晚晴青不了,倚筇忘却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