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三老宿,词赋独风流。沆瀣漙清晓,锋棱铄素秋。
贯通青琐籍,文与玉堂侔。谱自关西出,名惭阁上投。
才华唐李贺,敏捷汉杨修。济济衣冠旧,苍苍气象优。
肩舆过雁荡,税驾住麟洲。讲解通玄奥,陪从饫胜游。
儗为终岁计,遽作故园谋。高第才腾骏,诸郎气食牛。
讣闻三岛隔,歌断五云浮。未赋黄金殿,先题白玉楼。
词章沾后进,德业媲前俦。恸望巾山碧,凄凉土一坏。
猜你喜欢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纲。人文一以著,尧舜垂衣裳。
夏忠商尚质,周文郁有光。绳绳隆治道,国祚绵且昌。
春秋互征伐,七雄争暴强。嬴秦窃神器,再传二世亡。
仁义弃不施,吁嗟良可伤。
钟山表天阙,紫翠摩荆扬。长江走其下,河汉森七襄。
精灵炳人杰,乐只邦之光。明庭奠大吕,绝壑蟠豫章。
卓哉丈夫特,朱鸟相回翔。忆昔都下游,白马南宫郎。
清溪映甲第,才木罗堂皇。萧疏扬雄宅,羞怯陆贾装。
五陵豪侠窟,朱门拥貂珰。夫子抱遗经,玄草满空床。
时从高阳侣,斗酒换鹔鹴。弹棋夜寥阒,抚剑天苍茫。
颠倒尚方履,氤氲官署香。自顾草间人,摧眉愧琳琅。
斗柄忽五转,旌车限河梁。洛邑天下枢,雄丽古帝疆。
人文图书窟,地轴嵩少阳。弦歌亿万户,章甫三千行。
吾道有盟主,中州耀星芒。六经贯宇宙,日月悬穹苍。
维持藉公等,湖海漫摧藏。
梁代真人上紫微,水盘山脚五云飞。
松杉老尽无消息,犹得千年一度归。
禁城吹角罢,楚客忆乡时。病去裁书懒,愁来见月迟。
屈身贫可仕,混俗志难移。菽水清欢地,凉温秪自知。
人性要同顺杞柳,曲折随人陋株守。吾曹戏墨亦韵事,廿载优游得心手。
玩物丧志审所玩,以诗易画良可偶。出奴入主互憎嫌,面誉背诋不我厚。
杜渐防微岂此律,燃犀太迫君知否。博弈犹贤鲁论云,好尚终当别妍丑。
欧苏好画非偏嗜,六籍同功前哲有。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zhuó)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xián)管作离声。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90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60
浓烂:形容鲜花灿烂。轻明:一作“轻盈”。
且:一作“只”。离声:指别离歌曲。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
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